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取而代之怎么念

取而代之怎么念

来源:意榕旅游网

取而代之的拼音是:qǔ ér dài zhī。

取而代之的注音是:ㄑㄨˇㄦˊㄉㄞˋㄓ。词性是:动词。基础解释是:取:夺取。代:代替。原指夺取别人的权位而代替他。现泛指用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综合释义是: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时则~耳。◎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六回。汉语大词典是: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老舍《四世同堂》四三:“高亦陀的心里没有一天忘记了怎样利用机会打倒大赤包,然后取而代之。”瞿秋白《饿乡纪程》七:“以前哈尔滨商场向以俄卢布为单位,现在卢布跌落,日本金票几有取而代之之势。”。7、国语辞典是:取代他人的地位。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后泛指以其他事物取代原有的事物。元.俞德邻《佩书斋辑闻.卷一》:「始皇南巡会稽,高帝时年二十有七,项籍才十二三耳,已有取而代之之意。」。8、辞典修订版是:取代他人的地位。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后泛指以其他事物取代原有的事物。元.俞德邻《佩书斋辑闻.卷一》:「始皇南巡会稽,高帝时年二十有七,项籍才十二三耳,已有取而代之之意。」  。9、成语词典版是:修订本参考资料:取代他人的地位。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后泛指以其他事物取代原有的事物。元˙俞德邻˙佩书斋辑闻˙卷一:始皇南巡会稽,高帝时年二十有七,项籍才十二三耳,已有取而代之之意。10、出处是:《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1其他释义是: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取而代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取而代之详细内容】

取而代之qǔ’érdàizhī。(1)夺取别人的权位而代替他。也泛指一事物取代另一事物。

二、综合释义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时则~耳。◎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六回

三、国语辞典

取代他人的地位。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后泛指以其他事物取代原有的事物。元.俞德邻《佩书斋辑闻.卷一》:「始皇南巡会稽,高帝时年二十有七,项籍才十二三耳,已有取而代之之意。」

四、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取代他人的地位。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后泛指以其他事物取代原有的事物。元˙俞德邻˙佩书斋辑闻˙卷一:始皇南巡会稽,高帝时年二十有七,项籍才十二三耳,已有取而代之之意。

五、关于取而代之的近义词

改朝换代  拔帜易帜  

六、关于取而代之的反义词

一如既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取而代之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