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婴儿较为常见的病症,由于宝宝不会述说,再加上年轻父母缺乏育儿经验,常常搞不清楚症状和原因,发生了治疗方面的延误。下面,我们来介绍小儿鹅口疮的症状与防治措施,供各位父母参考。
一、感染鹅口疮有危险吗
没有。感染鹅口疮很少有不适症状,而且涂抹制霉菌素很容易治疗。但如果你的宝宝感染鹅口疮后表现得非常烦躁不安,可能会影响宝宝吃母乳或配方奶。那你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看到宝宝饿了,但因为感染鹅口疮吃奶吃得很痛苦时,做妈妈的心里肯定会非常难过,不过,这通常只是暂时的。照顾好你的宝宝,多安慰他,并按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帮助宝宝缓解不适,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二、鹅口疮的护理技巧
1、注意杀菌和消毒
宝宝口腔接触的任何物体,无论是奶嘴、奶瓶、玩具甚至妈妈的乳房,都要注意杀菌和消毒,避免细菌残留进入宝宝口腔,造成鹅口疮恶化。
2、涂抹药物
可用2%苏打水清洗乳宝宝鹅口疮患处,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每日需坚持3-5次,一般轻症宝宝涂药2-3次就可以治愈。切忌用毛巾等物擦拭鹅口疮患处,会导致患处出血。
3、注意口腔清洁卫生
每次喂奶后,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清洗宝宝口腔,避免大量奶汁残留口腔内给细菌生长的环境。每天要用放凉的开水和柔软的纱布给宝宝擦拭口腔,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
4、注意乳房清洁
鹅口疮主要通过霉菌传播,若宝宝口腔接触到的乳房和奶嘴等物有细菌残留,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因此,要注意乳房和奶嘴等物的清洁卫生。妈妈在喂奶前应用温开水洗乳头,进行人工喂养的话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
此外,喂母乳的妈妈要注意交叉感染问题,鹅口疮可以传染给妈妈。如果宝宝发生了鹅口疮,而妈妈在喂奶时也觉得乳头有疼痛感,就可能是乳头也受到了感染。妈妈应该及时就医,根据医嘱选择外用药膏涂抹在乳头上,和宝宝同步接受治疗。平时妈妈要加强乳头及胸部的清洁,在喂奶前可先以开水或乳头洁净棉擦拭乳房,另外,也要留意内衣的清洁及干燥,防溢乳垫也要勤于更换。
5、注意玩具清洁
宝宝喜欢把一些拿到手上的东西塞到嘴里,特别是可爱的小玩具。宝宝可能会放入口中的玩具也要注意定期清洁消毒,可以经常在清洗后放到太阳下暴晒,彻底杀菌。
6、控制喂奶时间
宝宝患鹅口疮时,妈妈要控制好自己的喂奶时间,每次喂食时间都不要超过20分钟,同时避免使用安抚奶嘴,以免鹅口疮患处进一步损伤。
7、少出入公共场所
平时少带宝宝出入公共场所,避免宝宝长时间接触大量细菌和病毒,减少宝宝生病的机会,避免抵抗力下降而生病。
8、生活规律
规律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可使宝宝免疫力提高,减少鹅口疮的发生,也有助于宝宝身体发育。
宝宝患鹅口疮要及时做好护理工作。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妈妈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口腔清洁,喂奶后及时喂水,喂奶前做好乳房和奶瓶的清洁杀毒,宝宝就不会轻易得鹅口疮了。
三、怎样预防小儿鹅口疮
先看看这些引起鹅口疮的念珠菌是怎么来的吧。这些肉眼看不见的霉菌主要来自产妇**、带菌的医护人员以及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奶瓶和尿布。宝宝的皮肤或口腔粘膜接触到这些被霉菌污染过的东西后就会引起局部的感染。所以刚做母亲的产妇,和婴儿室医护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母亲喂奶前应该洗手并用温水擦干净自己的奶头,医护人员每次接触孩子以前也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每次用奶瓶前要经过沸水消毒。当发现宝宝的口腔里长出白色絮状物时,有的老人喜欢用手或布擦洗口腔,这样做是徒劳的,白斑过几天又会重新长出来。即使表面上擦掉了仍然有许多霉菌存在,到了一定时候又繁殖起来。
小精灵温馨提示
由于弱碱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故可用2%-5%的苏打水清洗口腔。其他方法如1%甘油或中药冰硼散涂口腔均有疗效。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每毫升含制霉菌素5~10万单位的液体涂局部,每天3次即可,涂药时不要吃奶或喝水,最好在吃奶以后涂药,以免冲掉口腔中的药物。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到医生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