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版图变化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光武中兴后的初期,涵盖了公元25年至公元105年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东汉的版图得以巩固和扩展,通过武力征服和外交手段,东汉先后吞并了南方的南越和西南的南中地区。这使得东汉的势力范围向南和西扩展,实现了对南方和西南的控制。
第二阶段是公元105年后,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东汉晚期。在这个阶段,东汉面临了诸多内外问题,如宦官干政、地方割据、黄巾起义等。东汉政权的版图开始缩小,许多地方发生动乱和分裂,导致东汉的控制力减弱。最终,东汉在公元220年瓦解,结束了近两个世纪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