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髦的简体是:弁髦。
弁髦的拼音是:biàn máo。注音是:ㄅ一ㄢˋㄇㄠˊ。结构是:弁(上下结构)髦(上下结构)。
弁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弁髦详细内容】
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发。古代男子行冠礼﹐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发为髻。因以'弁髦'喻弃置无用之物。引申为鄙视。谓刚成年。
二、引证解释
⒈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际垂发。古代男子行冠礼,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后,即弃缁布冠不用,并剃去垂髦,理发为髻。因以“弁髦”喻弃置无用之物。引《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清李渔《奈何天·助边》:“为何把皇家功令视若弁髦?”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藐王言如弁髦,视纶音如草莽。”⒉引申为鄙视。引明王世贞《顾母查太宜人述》:“若奈何食先文康之泽而弁髦之?”清钱谦益《微臣仰祈圣明洞鉴疏》:“何敢於弁髦明旨,而肆无忌惮也。”⒊谓刚成年。引唐王维《京兆韦公神道碑铭》:“弁髦署吏,抱拜授封。”赵殿成笺注:“右丞用其字,盖取始冠之义。”
三、网络解释
弁髦弁髦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鄙视。
四、国语辞典
古代男子成人时举行冠体,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之后剃去垂髦,不再用缁布冠。后即用弁髦来比喻没有用的东西。
五、关于弁髦的成语
伯道无儿 不齿于人 不名一钱 不期而然 不期然而然 不为已甚
六、关于弁髦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