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廷对网络解释是什么

廷对网络解释是什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廷对的网络解释是:廷对廷对,汉语词汇。

廷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廷对详细内容】

⒈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引《后汉书·邳彤传》:“彤廷对曰:‘议者之言皆非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陶文毅公丰裁峻整,好议论人物,惟恐不尽,虽廷对亦然。”⒉指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引《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伏望陛下念根本之重,为宗庙之计……廷对大臣,审择宫邸。”⒊即廷试。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庠果为南省第一,不及廷对而死。”《明史·忠义传四·李中正》:“万历末,举会试,以天啟二年赴廷对,授承天府推官,迁兵部主事。”王闿运《李仁元传》:“以进士廷对,第高同列。”

二、释义

1、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2、指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3、廷试。

三、汉语大词典

(1).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后汉书·邳彤传》:“彤廷对曰:‘议者之言皆非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陶文毅公丰裁峻整,好议论人物,惟恐不尽,虽廷对亦然。”(2).指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伏望陛下念根本之重,为宗庙之计……廷对大臣,审择宫邸。”(3).即廷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庠果为南省第一,不及廷对而死。”《明史·忠义传四·李中正》:“万历末,举会试,以天启二年赴廷对,授承天府推官,迁兵部主事。”王闿运《李仁元传》:“以进士廷对,第高同列。”

四、国语辞典

在朝廷中当众对答。廷对[tíngduì]⒈在朝廷中当众对答。引《后汉书·卷二一·邳彤传》:「彤廷对曰:『议者之言皆非也。』」⒉科举时代,皇帝殿试,称为「廷对」。

五、关于廷对的成语

面折廷诤  径廷之辞  宫廷险恶  面引廷争  面折廷争  廷争面折  

六、关于廷对的造句

1、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政闻社,尽管因清廷对康、梁的通缉令而无法登记,但仍可凭借报刊的平台发表大量言论,并与革命派展开论战。

2、朝廷对抗战有功的人加以牵掣和迫害,这正是陆游感到万分痛苦的事情。

3、此等流寇轻则啸聚山林成为匪患,重则杀官造反,朝廷对此早已苦不堪言,晚生对此也心有戚戚,因此晚生想到了招募团练进行自保,还地方一个安宁。

4、这艘皇帝的新旗舰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军事用器,更是皇帝帕尔帕廷对于权力极端渴望的标志。

5、欧阳修一时疏忽,在丧服里面穿了一件紫底皂花紧丝袍,拜祭时被监察御史刘痒发现,立即上书弹劾,强烈要求朝廷对欧阳修予以贬责。

6、宋江在梁山立寨,朝廷对其封官许愿,招安他们。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廷对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