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认颜标的拼音是:cuò rèn yán biāo。
错认颜标的注音是:ㄘㄨㄛˋㄖㄣˋ一ㄢˊㄅ一ㄠ。词性是:成语。词语解释是:形容懵懂浅陋。⒈形容懵懂浅陋。综合释义是: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错认颜标[cuòrènyánbiāo]修订本参考资料: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成语词典版是:修订本参考资料: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7、出处是: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错认颜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错认颜标详细内容】
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错认颜标[cuòrènyánbiāo]修订本参考资料: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
二、国语辞典
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错认颜标[cuòrènyánbiāo]⒈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成语解释错认颜标
三、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颜真卿之后代,因当时寇乱未平,为激励忠烈,而以标为状元。时人作诗嘲讽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典出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无名子谤议。后以错认颜标指头脑糊涂,主观行事而因误致误。
四、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五、关于错认颜标的成语
错认颜标 误认颜标 将错就错 大错特错 一错百错 翻脸不认人
六、关于错认颜标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