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生平:。所处时代:宋代。主要作品:《虎跑泉》。
关于李乔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李乔的诗词 点此查看李乔的详细内容
二、从事教学科研情况
从事桥梁及结构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培养研究生(包括在读)90余人,主讲本科和研究生课程7门。主要研究方向为:桥梁结构空间行为,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及健康监测与健全性评估理论。发表科技论文90余篇。主要成就有:提出薄壁曲线箱形梁桥空间分析理论,提出既有桥梁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方法的新思路,引入和发展了几何控制方法并成功将其应用于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的施工控制中。获奖方面:1998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200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已通过,待公布)。主持过的部分科研项目有:智能化桥梁结构研究,铁道部科研项目,2006-2008;苏通长江大桥施工控制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工程项目(现升级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2004-2007;苏通长江大桥索梁锚固区静力与疲劳试验研究,重大工程项目,2004-2005;南京长江第三公路大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重大工程项目,2004-2005;南京长江第三公路大桥健康安全监测及综合管理系统,重大工程项目,2004-2008;南京长江第三公路大桥桥塔钢混结合段传力机理试验研究,重大工程项目,2002-2004;大跨度公铁两用桥计算方法研究,铁道部项目,2001-2003;桥梁断面空气力学参数获取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资助项目,2002-2003等数十项科研课题。
三、荣誉及奖励
(1)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及设计施工关键技术”(2)200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同上课题(3)2011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超大跨混合梁斜拉桥建设关键技术”(4)200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千米级斜拉桥施工全过程几何自适应控制”(5)2009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千米级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6)200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大跨度桥梁健全性评估与监测成套技术”(7)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汶川大地真工程震害分析》,2008年
四、主持和参与的科研
深水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1-2009.12,主持;地震作用下深水桥梁墩水耦合振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1-2013.12,主持;湖北鄂东长江公路大桥结构安全综合管理系统研究及其应用,重大工程项目,2007-2013,主持;嘉绍大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重大工程项目,2010-1012.主持;近海重大交通工程结构协同设计方法,973子项目,主研。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