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间,定居北京的满人汉语水平越来越好,满族大臣和平民在私人场合使用的语言才开始变得复杂,出现汉化迹象。
从雍正八年舞格寿平的《清文启蒙》一书就可看出,当时甚至有一些年轻旗人满语说得磕磕绊绊,或者干脆不识字。另外,与顺治朝的内府刻本相比,雍正时期出版的《三国演义》也变成了满汉双语。
举例:
抹擦
【读音】ma ca
【来源】来源于满语macimbi
【释义】意为“舒展”,今意为将有褶皱的东西抹平。
【举例】衣服抹擦平了再叠,要不都褶子。
敞开儿
【读音】chǎng kār
【来源】来源于满语changkai
【释义】意为“尽量”、“任意”、“随意”。
【举例】知道您好这口儿,特意炖了一大锅,您别局着,敞开儿着招呼!
摘歪
【读音】zhāi wai
【来源】来源于满语jailambi
【释义】意为“躲”、“避”。
【举例】身子一摘歪,好悬没从马上掉下来。
概搂
【读音】gái lou
【来源】来源于满语gaimbi
【释义】意为“要、取”。
【举例】这些衣服我现在穿着都瘦了,您看看要是有看上眼儿的,您概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