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国和中国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两国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却不尽相同。
2. 美国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是让美元贬值。由于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美国可以通过印制大量美元并使其贬值来减轻债务负担,同时增加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3. 与此相反,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其处理通货膨胀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调整人民币的汇率。中国发行大量货币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美元贬值带来的汇率压力,并试图通过控制国内制造业的困境来稳定经济。
4. 然而,中国的这一做法在短期内看似有效,因为出口恢复迅速,外汇流入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并未改变。但长期大量发行的货币在国内流通,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5. 通货膨胀导致民众手中的货币增加,从而刺激了消费。但一旦物价上涨,就很难控制。工人工资的上涨速度远远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导致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6. 此外,中国的货币发行还会对出口业产生影响。当人民币升值时,出口业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和就业率。为了维持经济和就业,中国政府会大量发行货币,人为干扰汇率。
7. 这种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刺激内需,但长期来看会导致更严重的两极分化、物价上涨等问题。最终,手中的货币可能会变得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