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官渡,地点位于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之北,黄河之南,离许昌有200里。官渡之战因此地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官渡大战而闻名。现在位于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官渡战役双方实际参战兵力对比为袁绍军10.5万比曹操军3.3万(两军兵力对比为3.2比1)。如果加上未直接参战的后军和运输,双方兵力对比为袁绍军12万比曹操军3.4万。
袁绍军方面,兵力基本没有争议,《三国志》、《资治通鉴》均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参加进攻的精兵为10万,战马万匹;估计兵力为11-12万人,其中骑兵1万多。另外,《世语》记载为袁军步兵5万,骑兵8千,合计5.8万。在《三国志》注引中孙盛评曰:“绍之大举,哗蔽必悉师而起,十万近之矣。乱橡州”而张璠《汉记》云:战后曹操“杀绍卒凡八万人。”也证明袁绍军在10万以上。
曹操军方面,从许昌亲自带到官渡的有1万人的精锐(包括徐晃、张辽、许褚、关羽),《三国志——武帝纪》所说的“曹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就是指的这部分。原来在河水(即今黄河,但与现黄河位置有一些差别)一线驻守的是:白马刘延军1千人,原武于禁军2千多人(后来增加到4千),乐进军估计也有4千人在延津一带(其中骑兵1千人)。这样在官渡一线的曹军总兵力应为1.9万人。
官渡之战的参战人物包括曹操军和袁绍军的重要将领。曹操军有郭嘉、杨阜、荀攸、荀彧(留守许都)、董昭、贾诩、刘延(东郡太守,守白马)、程昱(留守鄄城)、关羽(中途叛降归走刘备)、张辽(先锋)、阎柔、鲜于辅、徐晃(先锋、游击和奇袭)、史涣、曹洪(守卫官渡)、荀攸、夏侯渊、曹仁(守卫许都)、乐进、于禁、李典、许褚(近卫)、曹操(统帅)。
袁绍军方面有袁绍(统帅)、袁谭、郭图、沮授(监军,被俘)、田丰(后被袁绍杀害)、许攸(中途投奔曹操)、颜良(白马之役中战死)、文丑(延津之役中战死)、韩猛、蒋奇(乌巢之役中战死)、淳于琼(乌巢之役中战死)、眭元进(乌巢之役中战死)、韩莒子(乌巢之役中战死如蠢)、吕威璜(乌巢之役中战死)、赵睿(乌巢之役中战死)、何茂(投降)、王摩(投降)、高览(投降)、张郃(投降)、蒋义渠、审配(其二子被俘)、刘备(以客将身份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