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私了是可以的,但是只涉及到民事赔偿就是可以直接撤案,如果涉及到行政处理则不能撤案,双方私了需要去交警部门办理手续,交警出具调解终结书双方签字即可,对于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或者附带民事部分的赔偿,双方当事人可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后,民事赔偿部分可撤案,但是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责任则不能撤案。交通事故,如果当事人己经报了案,交警队会立案处理,这是他们的责任,不过,也可以在交警大队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也就是同样可以私了解决,由交警队出具调解终结书。双方签名即可。民事赔偿可以撤案,但行政处理则不能撤案。这是交警部门的权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第3种观点: 一、交通事故怎么撤案1、对于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或者附带民事部分的赔偿,双方当事人可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后,民事赔偿部分可撤案,但是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责任则不能撤案。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二条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的,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履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当事人自行赔偿;(二)到投保的保险公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场所办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后未履行的,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二、交通事故主要赔偿项目有哪些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4、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第1种观点: 交通事故报案后是否可以撤销,需根据以下情况决定:1、如果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当事人就事故赔偿已经协商成功的,可以向交警说明情况,要求撤案;2、如果存在违法行为需要处罚的,不得撤销,交警仍应予以处罚。申请撤诉的条件是什么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撤诉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申请撤诉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除非原告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3、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4、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2种观点: 出车祸报案了后不可以撤案。出了车祸报案后,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属于行政案件,报案人或者当事人没有权利决定案件的终结,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才有权决定是否撤案。当事人可以在交警大队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也就是同样可以私了解决,由交警队出具调解终结书。双方签名即可。民事赔偿可以撤案,但行政处理则不能撤案。这是交警部门的权限。交通事故发生后若是交警已经立案,撤案时需要由交警队出具调解终结书,此时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需要在调解书上签字,责任方支付赔偿金之后一般就会撤案了。若是事故责任方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立案后即使双方达成和解也是不能撤案的。发生交通事故要打电话通知交通警察,同一时间,通知当事人所投保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有关人员赶到,查看现场,拍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第八十七条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第3种观点: 需要撤销已经报警的案件,需要进行以下手续:1、前往当地公安机关,向接待员说明您需要撤案,并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和相关证据;2、公安机关将要求填写《撤销案件申请书》,在申请书中说明撤案的原因和理由,并在上面签字确认;3、公安机关将对申请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将出具《告知书》,告知您撤销案件的后果和法律责任;4、需要签字确认《告知书》,并按照要求缴纳相关的罚款或其他费用(如果有的话)。报警一般不需要提供特定的材料,只需要提供以下信息即可:1、报警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身份信息;2、事发时间、地点和经过;3、涉事人的姓名、外貌特征、联系方式和身份信息(如有);4、涉及的物品、财产或人员情况。综上所述,撤销案件并不代表您没有犯罪或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仍然有权对您的行为进行调查和追究责任。同时,如果您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失或影响到他人的合法权益,您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在报警前请认真考虑和权衡,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