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及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刑罚规定。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侵犯行为包括获取、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等,根据损失程度划分刑罚。商业秘密指未为公众所知、具有实用性、经济利益并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和经营信息。权利人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被许可使用的人。
法律分析
一、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
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是: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应当立案追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享有的合法权利,属复杂客体。
二、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机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结语
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是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当立案追究。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以及违反约定或权利人保密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明知或应知这些行为的人也构成侵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过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权利人包括商业机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根据侵犯商业秘密的严重程度,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一)泄露患者隐私或者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三百九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