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虚假宣传的处理:积极沟通,工商局处罚。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经营者罚款,广告经营者没收违法所得。虚假广告涉及内容:商品特征夸大,原料虚假,企业历史渊源夸大。
法律分析
一、商家被投诉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商家被投诉虚假宣传的处理如下:
商家应该先积极的与消费者沟通处理,如果已经投诉到工商局,经查属实的,那么工商局一般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
二、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根据不同主体有所不同: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3.连带责任。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三、虚假广告涉及的内容
虚假广告涉及的内容大致如下:
1.商品的特征
欺诈广告经常把商品的特征大加美化,夸大商品的效能,经过美化的商品也容易受到消费者的信赖。
2.商品的原料
虚假广告采用的手法多种多样,比如,商品由两种原料混合而成,广告便以天然原料来招来顾客,有时原料明明是人造的,而广告却故意加上一个美名来掩盖低档原料。
3.企业的历史渊源及规模
例如,在广告中给商店冠以“百年老店”的称号,但实际只有数十年历史。
结语
商家被投诉虚假宣传的处理应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如已投诉到工商局并查实,工商局会相应处罚。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根据主体不同而异,经营者和广告经营者可能面临罚款和停止违法行为等处罚。虚假广告涉及商品特征、原料和企业历史渊源等内容。合理宣传对商家和消费者都十分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二章 广告内容准则 第二十八条 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
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
(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
(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
(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
(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四条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其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二节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第四十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销量、信用等以多种方式向消费者显示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对于竞价排名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显著标明“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