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单位未签劳动合同致死是否有赔偿?

单位未签劳动合同致死是否有赔偿?

来源:意榕旅游网

劳动合同未签订也可认定劳动关系存在,用人单位需赔偿。在否认劳动关系时,需申请劳动仲裁认定。根据《劳动关系确认通知》第二条,可参考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及证人证言等凭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死亡职工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标准为工资的一定比例。

法律分析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认定劳动关系存在,所以用人单位也是需要赔偿的,但是,在公司否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认定劳动关系。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拓展延伸

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导致工伤死亡,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导致工伤死亡,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7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伤事故致使劳动者死亡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也规定了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致使劳动者死亡的情形,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综上所述,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导致工伤死亡,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导致工伤死亡,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伤事故致使劳动者死亡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刑法》也规定了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致使劳动者死亡的情形,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综上所述,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导致工伤死亡,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一条 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造成女职工损害的,依法给予赔偿;用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