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怎么处罚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

怎么处罚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

来源:意榕旅游网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的处罚标准是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来决定的,最高可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占罪的定义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委托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对财物的控制权,与贪污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对象和犯罪主体。我国刑法规定了三类12种具体的侵犯财产罪,对侵权行为应及时提起法律诉讼。

法律分析

一、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怎么处罚

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告诉的才处理。

一般要五千元以上就可能构成侵占罪。

侵占罪《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二、侵占罪的定义是什么

侵占罪的认定

(一)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产罪,其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财物并不在行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则是行为人侵占物主委托管理的财物,其实施侵占行为时,被侵占之物当时已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

(二)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两罪的区别是:

1、犯罪对象不同,贪污罪只限于公共财产,且不能是不动产而侵占罪不仅可以是公共财物,还可以是私人财物,且包括不动产;

2、犯罪主体不同。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代为保管他人财物且对其加以侵占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贪污罪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而侵占罪中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不影响该罪的成立。

我国新《刑法》分则第五章按侵占目的的不同,共规定了三类12种具体的侵犯财产罪: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

(二)以挪用为目的的犯罪,包括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三)以破坏为目的的犯罪,包括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如果所有权确实是他人的财产,则不能以任何方式侵占,否则在被追究责任的情况下,法律肯定会以非法侵占罪从重处罚,并且已经成为被害人的非法侵占也应及时提起法律诉讼,打击侵权行为。

结语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行为,法律将予以严厉处罚。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不同,犯罪者可能面临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等。特别是在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下,犯罪者将面临更长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占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等。与盗窃罪和贪污罪相比,侵占罪的主体、犯罪对象和犯罪行为都有所不同。根据我国新《刑法》,侵犯财产罪分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挪用为目的和以破坏为目的的不同类别。如果发现他人的财产被非法侵占,被害人应及时提起法律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并打击侵权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八条 扰乱、冲击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