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具备一定条件,劳动关系仍然成立。用人单位需满足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适用劳动规章制度,劳动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并且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一部分。若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可参考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等证件、招聘记录和考勤记录等作为凭证。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未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二倍工资。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它劳动者的证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拓展延伸
如何凭借其他证据证明劳动关系
要凭借其他证据证明劳动关系,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可以收集雇佣合同、劳动合同或雇佣协议等书面文件作为证据。这些文件可以证明您与雇主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次,您可以收集工作日志、出勤记录、工作任务分配等证据,以展示您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参与和履行职责情况。此外,您还可以收集薪资支付凭证、银行转账记录等财务文件,以证明您曾经获得过工资报酬。最后,如果有同事、上级或客户等可以作证的人,可以请他们提供书面证词或口头证言,以进一步证明您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存在。通过收集并呈现这些其他证据,您能够更有力地证明您的劳动关系,即使没有工资流水也能够支持您的主张。
结语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扩展延伸,要凭借其他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可以采取收集雇佣合同、劳动合同、工作日志、薪资支付凭证等多种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