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的法语是:Royaume gréco-bactrien。
大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大夏详细内容】
1.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夏禹时代的乐舞。2.指夏季。3.古国名。音译巴克特里亚(Bactria)﹐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我国汉代称之为大夏。4.古城门名。在洛阳﹐魏明帝所造。5.国号。东晋十六国之一。匈奴族赫连勃勃所建﹐也称夏﹐为吐谷浑所灭。6.国号。隋末农民军领袖窦建德称王后﹐国号称大夏。7.国号。宋时党项族李元昊国号亦称大夏﹐史称西夏﹐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8.大厦。大夏[dàxià]⒈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夏禹时代的乐舞。⒉指夏季。⒊古国名。音译巴克特里亚(Bactria),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我国汉代称之为大夏。⒋古城门名。在洛阳,魏明帝所造。⒌国号。东晋十六国之一。匈奴族赫连勃勃所建,也称夏,为吐谷浑所灭。⒍国号。隋末农民军领袖窦建德称王后,国号称大夏。⒎国号。宋时党项族李元昊国号亦称大夏,史称西夏,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⒏大厦。
二、引证解释
⒈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夏禹时代的乐舞。⒉指夏季。引《管子·轻重乙》:“夫岁有四秋……大夏且至,丝纊之所作,此之谓夏之秋。”《汉书·董仲舒传》:“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於空虚不用之处。”⒊古国名。音译巴克特里亚(Bactria),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我国汉代称之为大夏。《魏书》称作吐呼罗,《隋书》、《北史》、《大唐西域记》、《旧唐书》皆作吐火罗。为大月氏所灭。在今阿富汗北部一带。引《史记·大宛列传》:“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嬀水南。”⒋古城门名。在洛阳,魏明帝所造。引《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大夏缅无覿,崇芒鬱嵯峨。”李善注:“陆机《洛阳记》曰:大夏门,魏明帝所造,有三层,高百尺……郭缘生《述征记》曰:北芒,去大夏门不盈一里。”⒌国号。东晋十六国之一。匈奴族赫连勃勃所建,也称夏,为吐谷浑所灭。⒍国号。隋末农民军领袖窦建德称王后,国号称大夏。⒎国号。宋时党项族李元昊国号亦称大夏,史称西夏,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⒏大厦。引汉张衡《西京赋》:“正殿路寝,用朝羣辟,大夏耽耽,九户开闢。”《文选·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接武茅茨,凉过大夏。”李善注:“《淮南子》曰:‘大夏增加,拟於崑崙。’”高诱注:“大夏,大屋也。”
三、综合释义
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夏禹时代的乐舞。指夏季。《管子·轻重乙》:“夫岁有四秋……大夏且至,丝纊之所作,此之谓夏之秋。”《汉书·董仲舒传》:“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於空虚不用之处。”古代国名。音译巴克特里亚(Bactria),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我国汉代称之为大夏。《史记·大宛列传》:“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嬀水南。”《魏书》称作吐呼罗,《隋书》、《北史》、《大唐西域记》、《旧唐书》皆作吐火罗。为大月氏所灭。在今阿富汗北部一带。古代城门名。在洛阳,魏明帝所造。《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大夏缅无覿,崇芒鬱嵯峨。”李善注:“陆机《洛阳记》曰:大夏门,魏明帝所造,有三层,高百尺……郭缘生《述征记》曰:北芒,去大夏门不盈一里。”国家的名号。东晋十六国之一。匈奴族赫连勃勃所建,也称夏,为吐谷浑所灭。国号的名号。隋末农民军领袖窦建德称王后,国号称大夏。国号。宋时党项族李元昊国号亦称大夏,史称西夏,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大厦。汉张衡《西京赋》:“正殿路寝,用朝羣辟,大夏耽耽,九户开闢。”《文选·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接武茅茨,凉过大夏。”李善注:“《淮南子》曰:‘大夏增加,拟於崑崙。’”高诱注:“大夏,大屋也。”
四、其他释义
1.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夏禹时代的乐舞。2.指夏季。3.古国名。音译巴克特里亚(Bactria)﹐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我国汉代称之为大夏。4.古城门名。在洛阳﹐魏明帝所造。5.国号。东晋十六国之一。匈奴族赫连勃勃所建﹐也称夏﹐为吐谷浑所灭。6.国号。隋末农民军领袖窦建德称王后﹐国号称大夏。7.国号。宋时党项族李元昊国号亦称大夏﹐史称西夏﹐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8.大厦。
五、关于大夏的诗词
<<《酬汪镇卿·垂垂大夏颠》>> <<《古意·竹生大夏溪》>> <<《补乐歌十首·大夏》>> <<《补乐歌十首。大夏》>>
六、关于大夏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