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才资源统计会议讲话稿 篇11

人才资源统计会议讲话稿 篇11

来源:意榕旅游网

  同志们:

  今天会议只有一个目标:如何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既是文化强市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这要从经济层面,全面落实市委文化强市文件精神,提高文化产业在工业中、在服务业中的比例;也要从社会层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立体化的文化资源,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还要从技术层面,查准文化产业单位,搞好单位清查工作。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 看到邵阳市文化产业现状与差距

  邵阳市文化产业特点:(一)文化底蕴深厚。邵阳建城2500多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文化消费增加。从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来看,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也有较大提升,20x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592元,增长10.48%,其中用于文化娱乐消费的支出917元,比上年增长10.61%,文化消费需求明显提高。(三)基础设施改善。近几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支持和投入不断加大。乡镇社区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步伐加快。歌舞娱乐、电子游艺等文化娱乐经营活动遍布于市区和城镇。(四)文化事业繁荣。全市文化事业的繁荣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转换平台。20xx年全市共出版报刊4种,发行图书4460万册(份),销售图书2.26亿元。(五)社区亮点增多。市区的“江北激情广场”、“水府庙音乐之夜”、“城南公园广场”和“西湖文化广场”等活动已成为了各地方群众文化品牌,每晚参与歌舞健身活动的市民均在1万人以上。 20xx年,邵阳市电影公司开展室内公益电影和广场公益电影共放映1000多场次,观众10万人次。农村数字公益电影共计放6.5万场次。(六)旅游文化兴旺。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6%;实现旅游总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45.6%。绥宁“黄桑生态旅游高峰论坛”,崀山申遗成功一周年纪念活动,武冈“放歌红土地”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全年各主要景区、境外和境内旅客数量分别增幅200%和300%。

  邵阳市文化产业问题与差距:(一)结构不优。全市文化产业的文化和科技含量偏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和项目不多,多数文化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存在明显的高端原创不足、终端营销能力不强的产业链缺陷。(二)管理不顺。相关职能部门对文化产业的属性缺乏足够认识,对文化企业的管理的习惯于行政部门管理、多头管理模式,管理职能交叉重叠现象突出。(三)资金不多。文化系统发展文化产业,基本上都是采取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的模式,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停滞不前,特别是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和企业投入方面,投向文化产业领域还没有形成机制。(四)人才不足。一是高层次人才匮乏。近年来,虽然涌现了少量相对有影响的领军人物,但总体来看,各界别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普遍缺乏,特别是文化产业开发人才。二是新型复合人才缺失。由于历史原因,我市文化人才队伍中传统型人才比例较大,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熟悉现代企业运作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紧张。

  20xx年末,邵阳市文化产业(九大行业口径)拥有独立核算单位8523个,从业人员达4.1万人,全年总产出达到44.34亿元,实现增加值20.52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6.8%。邵阳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71亿元(全社会口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由20xx年的1.63%上升到20xx年的3.38%。按照全建成小康社会分指标要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必须达到5%以上,该分指标的小康程度只有67.2%,长沙、株洲、张家界、岳阳、全省,比重已经超过5%,小康程度达到100%。长沙市文化产业增加值488.92亿元,同比增长24.4%,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7%。

  二、 全力搞好单位清查工作

  1、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是国家的要求,是市委的要求,是宣传部门的职责

  始终以文化产业作支撑,是邵阳市委宣传部一切工作的特色。宣传工作既是虚的,又是实的。虚,是指在人的头脑里做工作,是无形的;实,是指这种工作需要有形的东西来支撑,这就是文化产业。

  市委提出文化强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必须达到5%以上。当前,市委市政府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把文化创意产业列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文化作为邵阳的一张“名片”,是邵阳参与全省整体竞争的优势资源;突出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缩小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差距,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坚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 。

  20xx年11月8日,党的报告在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时指出,要让“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报告还提出,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2、方案是单位清查工作的指南

  《方案》明确,文化产业的统计对象是,在邵阳市行政区域内,属于文化产业的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工商户)基本情况、财务状况和各部门相关指标。

  《方案》强调,文化产业统计行业跨度大,涉及部门多,形式各异,内容复杂,统计基础相对薄弱。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整体设计、条块结合、统一核算、信息共享”的原则及部门职能,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专门机构,安排专门人员承担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同时还要为文化产业统计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督促文化产业调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积极配合统计调查,如实填报统计报表,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方案》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将审核后的基层表和汇总后的综合表报当地统计局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各级统计局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将审核后的基层表和汇总后的综合表报上级统计局。各级各地区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必须经上级宣传部门、统计部门最终认定后方可由统计局对外发布、使用。

  3、搞好上下配合、左右联动是单位清查工作的基础

  邵阳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统计局实施,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配合。

  统计部门要把基础工作做好,做到科学统计,不重不漏,为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决策、服务文化强市建设提供真实、完整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

  文化部门负责全市文艺创作、表演及演出场所、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群众文化及娱乐文化服务等方面单位清查、报表收集、审核、汇总等统计工作。

  广电部门负责全市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等方面单位清查、报表收集、审核、汇总等统计工作。

  新闻出版部门负责全市新闻出版改选和版权服务等方面单位清查、报表收集、审核、汇总等统计工作。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民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档案局、市体育局、市科技局、市林业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要按文件规定搞好相应工作。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