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四省,⼤约占杜姓总⼈⼝的31.5%。
得姓始祖
杜伯。帝尧裔孙刘累之后。上古时代,帝舜封尧的儿子丹朱在唐(今山西省翼城),丹朱的子孙在夏和商时都是诸侯。到了周初成王时,唐国不敬当朝天子,被当时摄政的周公旦灭掉,而把其弟叔虞封于唐,把唐国原国君后裔迁到杜,因此改称唐杜氏。周宣王时,唐杜国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称杜伯。杜伯风流潇洒,使周宣王的宠妃女鸠着迷,于是设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为所动,恼羞成怒的女鸠恶人先告状,反诬杜伯欺负她,周宣王于是斩杀了杜伯。杜伯死后,其子孙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遗族便以国为氏,称为杜姓,他们尊杜伯为杜姓的得姓始祖
杜姓人口最多地方
河北
当代杜姓的⼈⼝已近520万,为全国第四⼗七位姓⽒,⼤约占全国⼈⼝的0.41%。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四省,⼤约占杜姓总⼈⼝的31.5%。
其次分布于⼭东、四川、⼴西、⼭西、安徽、⽢肃、⼴东七省区,⼤约占杜姓总⼈⼝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总⼈⼝的9.4%,为杜姓第⼀⼤省。
全国形成了冀豫鲁鄂、川⽢、辽宁三⼤块杜姓⼈⼝聚集区。在冀京津、陕晋、内蒙古中部、辽宁⼤部、吉林南部、⼭东北端、河南西部、鄂渝北端、宁夏东部、⽢肃中部和东部、新疆喀什地区、⼴西南部,杜姓⼀般占当地⼈⼝的⽐例在0.66%以上,中⼼地区可达1.6%以上,上述地区覆盖⾯积约占了总国⼟⾯积的22.8%,居住了⼤约38%的杜姓⼈群。
在河南东部、⼭东⼤部、湖北⼤部、皖苏北部、湖南北端、川渝⼤部、云南东部、贵外I西部、⼴西中部、⼴东东南、⽢肃南部和西部、宁夏东端、内蒙古西部和东部、⿊龙江北部、吉林北部和中部、辽宁东北、新疆西北,杜姓在当地⼈群中的分布⽐例在0.44%⼀o.66%之间,其覆盖⾯积约占了总国⼟⾯积的25.7%,居住了⼤约36%的杜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