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执行案件中债权可以转让吗?

执行案件中债权可以转让吗?

来源:意榕旅游网

执行案件中债权可以转让,但要有正当理由的。被执行人对债权转让的,要看债权转让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果是恶意转让债权给债权人造损害的,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转让行为,可以作为执行的标的物。

一、被银行起诉之前转移财产,算不算恶意转移财产

在债权人起诉之前把财产转移的,是不是恶意转移财产,要看具体情况。

原则上,公民有权处分属于自己的合法财产,但涉嫌恶意逃避债务的,债权人能申请撤销。

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二、合同纠纷未约定管辖债权转让该怎么解决

合同纠纷未约定管辖债权转让的解决办法:

1、债权转让区域管辖的一般原则: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新债权人即受让人将取代原债权人即转让人的地位,成为诉讼当事人,消除原法律关系,产生新的法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原告对新债权人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债权转让区域管辖的特殊原则:所谓债权转让特殊区域管辖,是指根据诉讼标的物或标的物所在地确定管辖权,即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纠纷管辖的特殊原则;

3、债权转让协议管辖的原则:协议管辖也称为协议管辖,反映了双方在签订合同前解决争议管辖问题的真实含义。由此可见,法院在受理此类案件时,应遵循双方的协议。

三、债权受让人是什么

债权受让人:

是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将其全部或部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债权的转让不需要债务人的同意,但债权人应当通知债务人,否则转让对债务人无效。债权转让有效后,原债权人原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请求权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有权取得与债权有关的权利,但非该权利属于债权人本人。

债权人在下列情况下不得转让其债权,包括: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2、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然,债权人也可以将部分债权转让给他人。此时,受让人基于原合同成为新的债权人。受让人接受债权时,应当考察债权是否能够在未来实现,以避免日后不必要的纠纷。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