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孟德斯鸠提出论文的三段论

孟德斯鸠提出论文的三段论

来源:意榕旅游网

孟德斯鸠提出论文的三段论

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

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结论的主项是小项(用S表示),含有小项的前提是小前提结论的谓项是大项(用P表示),含有大项的前提是大前提两个前提共有的词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

例如:凡是真理都是正确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所以,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这就是一个三段论。它的两个前提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词项“真理”,并且以此词项作为媒介,把两个命题“凡是真理 都是正确的”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联结起来,推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这一结论。

在这个三段论中,“正确的”为大项(P),“真理”是中项 (M),“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小项(S)。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七条:

规则1: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三段论实际上是通过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分别与大项(P)和小项(S)发生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关于小项与大项 之间关系的结论。

若没有中项,就推不出任何结论来。正是在这种意义下,我们说中项是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或媒介。只有三个概念分别出现两次时,才能构成三个命题,多于或者少于三个概念都不能构成或者不只构成三个命题。

常见的“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的情形是:在大、小前提中作为中项的语词看起来是同一个,但却表达着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这个三段论事实上含有四个不同的项,严格说来就没有中项,也就没有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和媒介,结论的得出就不 是必然的。这种错误叫做“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

规则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三段论是凭借在前提中的桥梁、媒介作用得出结论的,即大项、小项至少有一个与中项的全部发生关系,另一个与中项 的部分或者全部发生关系,这样就能保证大、小项之间有某种关系。

否则,大、小项都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发生关系,这样就有可能大项与中项的这个部分发生关系,而小项则与中项的另一个部分发生关系,结果是大项和小项之间没有关系,得不出必然的结论来。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中项两次不周延”。

孟德斯鸠提出论文的三段论

孟德斯鸠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三权分立国家学说以及在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宪政原则。

这是自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以来的几十年间,资产阶级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他的直接目的则是要防范暴君,反对专制统治者独裁专断。分权制衡学说与专制独裁制度是必然对立的。这样,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猛烈抨击专制主义与教权主义,向封建堡垒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