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三个原因
警惕心源性猝死
继马季先生之后,2007年6月23日傍晚,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因心源性猝死在家中突然辞世。夏季是心脑血管病的多发季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病根”的中老年人应该格外注意。
猝死大体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类。其中心源性原因导致的猝死占绝大多数,一旦发生,存活机会甚低,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
夏季由于天气闷热,人体大量出汗、脱水,导致人体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内分泌紊乱,有既往心脏病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应提高警惕。
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应减少户外出行,尽量避免在拥挤、空气流通性差的环境中活动,即使是在家里,也要注意空气流通,多喝水。同时,要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如果老人要单独外出,身边要带一些必备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以及能迅速联系到家人的电话号码,以应对各种突发意外病变。
不仅体弱的老人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很多中年人甚至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今中青年突发性心脏病患者并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