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饮食调理方法 吃什么好
一、概述
湿疹是由于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及表皮炎症。
表现为多形性皮疹,有红斑、丘疹、水疱、渗液、结痂、浸润、皲裂等。瘙痒明显。习惯上按病情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
湿疹为过敏性疾病,极易复发。慢性湿疹是由急性湿疹迁延未愈而致。急性期常因瘙痒而影响睡眠,慢性期又因反复发作而产生厌烦,患者要坚持合理用药,要树立信心,坚持正确治疗,不随意乱更换药物,本病是可以治愈或缓解的。
治疗原则:寻找和去除致病灶,内服抗组胺类、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局部用止痒、抗炎、收敛药。湿敷用药注意保持敷料潮湿、清洁、及时更换;大面积用药注意保暖,并注意药物吸收引起中毒,每次湿敷时间为30~60分钟,每天2~3次。挂号看皮肤科。
二、药膳治疗
(一)车前苡仁土豆粥
【原料】土豆100克,车前草15克,薏苡仁30克。
【制作】将土豆削洗干净,切成小块,加入薏苡仁,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烧沸后熬煮成粥,然后再调入车前草即可食用。
【用法】每天1剂,连服3~5剂。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健脾、渗湿。用于治疗急性湿疹。
【注意事项】
1.车前草治无形湿热。因性寒滑,故肾虚精滑者及孕妇均不宜食用。
2.薏苡仁,性质滑利,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促使子宫收缩,因有诱发流产的可能,孕妇不宜食用。
(二)麻黄连翘小豆汤
【原料】麻黄6克,连翘9克,赤小豆24克,生姜3片,大枣4枚。
【制作】将麻黄、连翘、赤小豆、生姜、大枣同放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饮汁。
【功效】清热化湿、养血祛风。用于治疗湿热型湿疹。有文献报道,治疗湿热型湿疹38例,服5剂后症状减轻,续服5剂而愈。随访1年无复发。
【注意事项】
1.注意赤小豆不宜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甲硝唑、西咪替丁、铁剂同食。
2.麻黄碱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高血压及心绞痛患者忌用。
3.每天1剂,分2次服。7剂一疗程。
三、饮食宜忌
1.婴幼儿湿疹宜选食青菜、山药、粉条、猪肝、腰子、冬瓜、洋山芋、绿豆、赤小豆、稀粥。宜低盐饮食。多用植物油,如豆油、麻油、玉米油、菜油、葵花子油等,可增加不饱和脂肪酸,能减少湿疹的发生。
2.婴幼儿湿疹忌食母亲怀孕期间应忌食辛辣、烩、炙、烤、炸、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婴幼儿忌食辛辣、肥甘厚味、水鲜发物,如黄鱼、竹笋、菠菜、莴苣、虾、蟹、公鸡等;在煮熟的鸡蛋内,蛋白与蛋黄之间的一层薄膜,中医称之为凤凰衣,含卵类黏蛋白,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不宜给婴幼儿食用;加添牛奶哺喂时,要多煮沸几次,使牛奶的乳清蛋白变性成为蒸发奶,这样可减少过敏现象。
3.成人湿疹宜选食清淡素食,如白菜、菠菜、土豆、豆腐、藕、油菜、冬瓜、丝瓜、黄瓜、西红柿等。血热生风所致,宜食白萝卜、冬瓜、丝瓜、芹菜、小米、大麦、绿豆、豆腐、小麦、西瓜、梨、苹果、柑橘、菱角、薏苡仁、荞麦、鸭蛋、苦瓜、莲藕、西红柿、茭白、荸荠、紫菜、海带、竹笋、慈姑、香蕉、甜瓜、桑葚、田螺、瓠瓜等。风寒外袭所致,可选食紫苏、生姜、荆芥、防风、桂皮、芫荽等。血虚生风所致,可选食桑葚、桑叶、松子仁、黑木耳、银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乌龟、海参、梨、葡萄、奶类、蛋类、豆浆、百合、麦面、黄鳝、蛇肉等。肤痒夜甚者,选食有镇静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莲子、百合、枣仁、牡蛎、橙、木瓜、龙眼、小麦、秫米、猪心、石首鱼、蘑菇、灵芝、柏子仁等。
4.成人湿疹忌食忌食动风、辛辣、厚味的食物,如鱼、虾、蟹、带鱼、羊肉、狗肉、鹅、猪头肉、蒜、辣椒、韭菜、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