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艾灸手法有哪些 艾灸怎么做

艾灸手法有哪些 艾灸怎么做

来源:意榕旅游网

保健、养生、防病,这是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的内容,也是未病先防之法。但在我们保健养生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部位是药物达不到,针也不能企及的地方,那么人们就要寻求另外的方法。古人就给我们留下了另一笔财宝,那就是艾灸。艾灸疗效可以穿透机体任何部位,与目前现代的养生理念是非常契合的。常用艾灸手法如下:

艾炷灸

艾炷灸就是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那么,艾炷又是什么呢?其实,艾炷就是把艾绒做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团。其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先将艾绒置于手心,用拇指搓紧,再放到平面桌上,以拇指、食指、中指捻转成上尖下圆底平的圆锥状。麦粒大者为小炷,黄豆大者为中炷,蚕豆大者为大炷。

在施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我们叫作一壮。施灸时的壮数多少、艾炷大小,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根据不同的操作方式,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着肤灸)和间接灸(隔物灸)两大类。一般而言,用于直接灸时,艾炷要小些;用于间接灸时,艾炷可大些。

①直接灸

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灸法。这是最基本、最主要且常用的一种灸法。古代医家施灸时均以此法为主,现代临床上也常用。施灸时多用中、小艾炷。可在施灸穴位的皮肤上涂少许石蜡油或其他油剂,使艾炷易于固定,然后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用火点燃尖端。当患者有灼热感时,用镊子将艾炷夹去,再更换新艾炷施灸。灸治完毕后,可用油剂涂抹,以保护皮肤。此法适用于一般虚寒证及眩晕、皮肤病等。

②间接灸

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药物而施灸,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加之本法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故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间接灸根据其衬隔物品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灸法。

艾条灸

艾条灸是目前人们最为常用的灸法,因其方便、安全、操作简单,最适于进行家庭自我保健和治疗。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灸的方法,又称艾卷灸法。根据艾条灸的操作方法,分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

①温和灸

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在距皮肤3厘米左右的高度进行固定熏灸,使施灸部位温热而不灼痛,一般每处需灸5分钟左右。温和灸时,在距离上要由远渐近,以患者自觉能够承受为度。

②雀啄灸

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在施灸穴位皮肤的上方约3厘米处,如鸟雀啄食一样做一上一下的活动熏灸,而不固定于一定的高度,一般每处熏灸3~5分钟。本法多用于昏厥急救及小儿疾病,作用上偏于泻法。注意向下活动时,不可使艾条触及皮肤,而且要及时掸除烧完的灰烬,此外还应注意艾条移动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过快达不到目的,过慢易造成局部灼伤及刺激不均,影响疗效。

③回旋灸

施灸者手持燃着的艾条,在施灸部位的上方约3厘米高度,根据病变部位的形状做速度适宜的上下、左右往复移动或反复旋转熏灸,使局部3厘米范围内的皮肤温热而不灼痛。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