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尿蛋白,很多人一知半解。所谓尿蛋白,也就是人体尿液检查出来的一种现象,是医学上的专用名词。那么,你是否知道尿蛋白1+治疗方法有哪些?尿蛋白1+会引起哪些疾病?
如果尿常规发现蛋白尿,一定需要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来说,如果有大量蛋白尿属肾小球性质蛋白尿,在没有明确的禁忌症条件下均要求尽早进行肾穿刺病理活检以明确肾脏病理类型,更好指导临床用药、了解预后。如果蛋白尿量很少,无水肿无高血压等,可以先服药治疗,定期复查;如经过治疗后蛋白尿消失则暂时不必肾穿,如果仍然有增加倾向需要及时再进行肾穿。
尿蛋白1+等阳性结果,表示蛋白质排泄异常。那么尿蛋白1+怎么办呢?患者要进一步检查是否肾病引起。如果是肾病导致的,患者要尽早实施肾病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只有从根源上出发,才能真正解决尿蛋白1+的异常症状。
另外,尿蛋白1+会引起以下疾病:
一、热性蛋白尿: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蛋白尿。
二、起立性蛋白尿: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肾脏血管时就会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三、瘀血肾:心脏衰竭等肾静脉瘀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瘀血消失时蛋白也会消失。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检查就会出现蛋白时,很明显的就是患有肾脏疾病。
四、肾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从少量到数十公克都有。
五、肾变病症候群:一日量尿液会出现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白浓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肾症、淀粉样变性病、胶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