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尤其是对于政策性强、知识性强、专业性强的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可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队伍建设是前提和保证。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各级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只有提高各级人才的整体素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整体效率。结合笔者对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调查,对目前农村信用社的队伍建设提出一点浅见。
一、信用社基本情况
蒙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甲庄信用社位于蒙阴县最北端,相对偏远,为辖区内9个行政村9000人提供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027万元和2942万元,营业收入286万元,各项业务稳步发展。
1.人员情况:干部职工11人,平均年龄3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干部职工5人,占职工总数的45%。
2.岗位设置:家庄信用社现设主持主任1人、后台主任1人、主管会计1人、到期票据岗1人、常设票据岗1人、柜面会计2人、审核员1人、出纳1人、现场业务人员2人。由于单位业务比较小,地理位置偏僻,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单位人员情况基本不变,人员比较少,基本保持了最原始的业务操作流程。部分员工还兼任两个职位,不仅潜在风险大,而且给业务发展带来不便,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形成一定阻力,制约业务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制度不畅,用人机制不到位。1996年与农业银行脱钩之前,农村信用社历年接收的新员工大部分是内部员工的子女,被替代照顾,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虽然在行业和社会分离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培训,鼓励员工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近年来从高校引进了20多名大学生,但由于体制原因的影响,仍然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暂时不能改变现状,形成了队伍老化、制度不活跃、竞争软化的落后局面。
(二)、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老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一是缺乏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熟悉金融业务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二是缺乏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科技应用能力强的技术人才;第三,缺乏精通法律的专业人员;第四,缺乏公关营销能力强的市场开发人才。
三、对策和建议
(1)发现人才是首要问题,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第一,要善于发现人才。天下有伯乐,再有千里马。千里马总在,伯乐不总在。这说明发现和识别人才的关键是,新时代的各级领导都要甘当伯乐。第二,要有求索爱才之心,善于把握人才的本质特征,从不同类型人才、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特点中把握不同人才的不同特点,避免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不同类型的人才,扬长避短,发挥最大潜能。第三,加强人才的培养和训练。人才不是天生的,知识在于积累,天才来自勤奋,人才在于培养。要为农村信用社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事业心强、事业心强的年轻员工创造机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第四,要明确就业标准,按需分配。要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内涵,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选拔各级德才兼备的人才,注意平衡德才关系。德无才是庸才,才无德是昏才。如果一个有天赋的人没有奉献和无私奉献,只想享受快感,那么天赋越大,破坏力越强。因此,有必要从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标准等方面来避免道德风险,遏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