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产检假的相关规定。根据2020年规定,怀孕的妇女可以享受带薪的产检假期,共6个月。其中,在怀孕第1到6个月期间,可享受1天产检假期;怀孕第6或7个月,每个月可享受1天产检假期;怀孕第8个月,可享受2天假期;怀孕9个月以上,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此外,如果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用人单位应按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法律分析
由于产检假是依据法律规定而设立的,因此具有法律保障的性质。所以,怀孕的妇女依法可以享受带薪的产检假期,从而保护她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产检假规定2020年规定
产检假是计算在劳动时间内的,属于带薪假,在其女职工怀孕第1—6个月期间,可享受1天产检假期,怀孕第6或者7个月,每月1天产检假;怀孕8个月,每月2天产检假;怀孕9个月以上,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
二、产检假规定是怎样的
产检假的相关规定,一般有三个,具体如下:
1、怀孕第1到6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申请生育指标,以及生产培训等;
2、怀孕第6和第7个月,每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
3、怀孕第8个月,可享受2天假期。怀孕9个月以上,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要按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拓展延伸
女方怀孕3个月是否可以离婚
妇女在怀孕期间一般不能离婚。在特殊情况下,出于对男女双方利益的综合考虑,法律允许男方提出离婚。主要有:
1、女性怀孕是婚后与他人通奸造成的;
2、女方小产后,身体健康已恢复;
3、男人受虐待,不堪忍受;
4、一方对他人有害的,人身安全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妇女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子不得提出离婚。
法律规定反映了对妇女、胎儿和婴儿在特定期限内的特殊保护。这是因为在上述期间,女性身心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
如果男方在此期间提出离婚,会对女方的身心健康和胎儿以及婴儿的健康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法律限制了该期间该男子的起诉权。
结语
产检假是具有法律保障的带薪假期,对怀孕的妇女提供保护。根据2020年规定,女职工在怀孕第1-6个月期间可享受1天产检假期,第6-7个月每月1天产检假,第8个月可享受2天假期,而怀孕9个月以上可享受4天假期,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此外,用人单位应按医疗机构证明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适应的劳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