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都兰县夏拉可特力金银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是我单位承担的青海省地勘基金“矿产勘查续作”项目。在__年度预查基础上继续对区内已发现矿化地段、主要矿体、物化探异常等,采用化探岩石剖面、探槽、钻探等手段进行揭露、控制。
普查设计于3月_日通过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审查会评审:20__年_月_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对《普查设计》进行了批复并下达批复文件〔青国土资矿20__-95号〕,对设计编制质量给予“良好”级评价,同意按修改后的设计要求开展工作。
野外工作历时6个月,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项目组经充分准备,于4月_日出队,4月_日到达工区展开工作。项目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完成:1:5千物探测网布设、1:5千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1:5千激电中梯(短导线)测量1km2,1:5千岩石剖面测量3.62km,探槽38m3,钻探494m,采集各类样品总计885件。
物探测网布设期间,测量组人员不怕山高路险,对51条物探测线共1071个物探放样点进行实地布设测量。每天测量工作结束后,不顾劳作辛苦,立即将观测手簿中的观测数据通过ActiveSync数据传输软件进行并备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处理,删除和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测错漏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野外施测过程中,对控制点采用GPS-RTK方法进行观测,并对一部分物探放样点重复观测进行重合点检查。
物探测量期间适逢雨季、农忙时节,受天气影响较大。物探组人员工
作热情不减,保证工作质量前提下抢时间、赶工期。为确保野外第一手资料的真实、可靠。除野外技术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程之外,室内委派专人对原始资料进行室内验收。对于验收合格的原始资料进行登记造册,作为有效工作量;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原始资料按报废工作量处理,进行返工,并及时通知野外负责人,以便作出补救安排。物探测量结果经质量检查的各项实达精度小于设计精度,野外工作质量合格。
岩石剖面位置布置较为分散,剖面测量过程中所采集岩石光谱样品较多,但工作人员任劳任怨,争先恐后抢背样品,无推诿现象。岩石剖面测量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探槽施工期间天雨较多,所施工探槽常出现坍塌现象,工作中安全警钟长鸣,提高安全意识。彻底杜绝了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对所施工探槽技术人员经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了地质编录和采样,尽量避免了重复施工。经质量检查所施工探槽规格达到设计要求,资料整理及时,样品采集符合规范要求。除个别探槽受覆盖影响,未能揭露出基岩外,探槽施工基本达到地质目的。
钻探工程设计时初步预设了3个钻孔,后经反复论证、对收集资料充分分析、结合物探测量结果、专家领导工作检查后提出的指导意见对钻探工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整。将原设计的3个直孔修改为2个80°斜孔,钻孔设计修改方案经主管部门批复后执行。钻探施工期间,地质技术人员深入现场,编录人员跟踪钻探施工全过程,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地质编录工作。依据钻探工程质量验收六项指标进行验收,钻探施工结果质量合格、资料编录规范,符合设计要求。钻探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了勘探线剖面图绘制,以及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剩余岩芯资料进行了指定地点保存。
付出总有回报,经项目组人员辛勤劳动,野外工作取得了较明显成果:1、通过工作共圈出金银多金属矿体5条,其中本年度新发现矿体1条(K5),1条(K1)矿体扩大了规模。矿体长度120~210m,厚度0.58~
2.48m。
新发现为银、铅(伴生金、锌)矿体(K5):位于曾可可沟上游北侧,地表由两个探槽控制。矿体长度大于80m;矿体厚度0.35m~3.62m,平均厚度1.99m;Ag品位47.5~203_10、Ag平均品位189_10,Pb品位0.13~0.77%、Pb平均品位0.71%,Au品位0.12~0.98_10、Au平均品位0.90_10,Zn品位0.32~0.46%、Zn平均品位0.45%。含矿岩性为矽卡化构造角砾岩、矽卡岩,蚀变破碎带厚度大于4m。矿体产状22°∠77°。物探测量所圈出η7号激电中梯视极化率异常与矿体套合良好。
采用ZK2钻孔对K5进行深部验证,其中在189.61~191.67m之间可见到方铅矿、闪锌矿等矿化,对应地表矿体位置,蚀变带变薄、矿化程度减弱。钻孔所见矿体厚度0.6m,品位:Ag0.8_10、Pb0.012%、Au0.04_10、Zn0.21%。
2、大致查明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大致查明了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确定了赋矿层位。矽卡岩是普查区内主要赋矿岩性,呈透镜状、带状、不规则形状沿硅化大理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界线近东西向分布,分布宽度15~40米不等,最宽处大于40米。区内所发现的银铅、铜等多金属矿体皆产出于其中。
3、通过岩矿石标本测定,对区内岩矿石的磁性、电性等物理特征有了一定了解。物探测量结果:用60nT等值线圈出8个磁异常(△T)区、以视极化率5%等值线圈定在区内共圈出7处激电异常。-6-6-6-6-6-6
20__年_月27—30日,西勘院组织专家组对本单位承担的“青海省都兰县夏XX金银多金属矿普查”项目进行了年度现场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野外工作质量和资料基本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同意通过野外验收。本学期我校音体美信息技术教研工作继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并围绕培养学生音体美信息素养为首,更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精神,开展创新教育。而本学期我们组的工作都是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发展规划,按照学校工作计划严格完成的,现将第一学期音体美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主要本学期能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结合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入手,与各教研组积极合作,大胆开展音体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教学研究,并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
二、教学常规工作
本学期按学校校历安排及教导处教研工作要点安排的要求,较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在积极开展新一轮课程标准学习的同时,组织全组成员认真参加新课改校本培训、校优质课联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上好每一节课。组织全组成员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按时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音体美学科的整合研究,提倡教师制作课件,多听取其他学科教师的多媒体课,加强多媒体教学交流研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音体美教学中的应用。共制作课件6件、听课次数每人达15节课以上;教学反思和设计、论文等每人都达到了规定要求。全组教师积极学习和探索,使学校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不断提高__市、区级教学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实录等你评选活动中我组刘_、马_分别获__市、区级二、三等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认真开展教研、新课程培训、扎实组织业务学习
本学期我们紧紧抓住新课程师资培训这个中心,通过课改实践课、自学等形式进行培训;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注重教材分析,努力把握、挖掘教材中素质教
育内涵;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及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定期总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经常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交流、质量分析和自我评价。在教学中运用体验式、合作式创新教学法,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情感体验作为出发点,通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能力。在定期的教研活动中,全组成员共同研究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各兴趣小组训练计划、教学设计等,通过“说—听—说—评”课的形式,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同时,在每月的教学检查的过程中,苗_都对教师的教案的设计、书写、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写教学反思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我组教师写好教案、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互相交流提高的同时,校长为我们精心挑选了具有相当代表性和实践指导性的教育教学理论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和讨论,为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我组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个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联评比赛中刘X、张XX的课得到了学校评委的一致好评,分别综合学科获得了一、三等奖。
四、搞好群体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进一步规范日常工作,使早操、课间操(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统一步调,形成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早操、课间操管理办法条例》。严格进行评估。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术教师马_组织全校师生的绘画、书法、摄影、剪纸展和学会板报设计展,刘X老师组织的学生的电脑板报设计大赛,同时还开展了学生的拔河比赛、学生的篮球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广大师生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同学间及师生间增进了相互的信任和了解,班级体的荣誉感在活动期间得到集中体现。为了集体的荣誉大家拚搏、呐喊、感受着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为集体加油!身心得到了积极性放松。平时紧张的学习和工作造成的身心疲劳得以缓解,为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每个同
学的个性得以张扬,青少年活拨好动的天性展露无疑,校园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五、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组教师能利用学校网络教研平台,在刘XX的培训指导下,不断的学习和操作,加强了对网络知识的学习,提高网络知识的操作能力,能熟练的从网上浏览关于各自所从事的学科的一些信息,如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学实录等方面,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从中找出问题,及解决存在问题方法。并建立了各自的网络信息空间office,不断丰富自己的office空间,在空间里上传教学科研文章48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27篇、教学计划总结13篇、教师随笔60多篇。这些上传的文章不但本组的成员浏览发表评论,而且邀请全校教师也在浏览并发表评论,甚至校外乃至全国的广大教师也在浏览发表评论。总之,通过网络教研不但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同时也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为教师教学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提高了教师教学的实效,提高了各位教师的教研和业务水平。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