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质支气管肺炎是什么病

毛质支气管肺炎是什么病

来源:意榕旅游网

区别:毛支肺炎和肺炎不同

1. 病因不同:毛支肺炎由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所致,而肺炎则有多种原因,如病毒、细菌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和环境因素等。

2. 症状不同:毛支肺炎早期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继而出现咳嗽和痰。而肺炎则一开始就会出现严重的高热和咳嗽、胸痛、咯血等现象。

3. 发生部位不同:毛支肺炎主要发生于上呼吸道,而肺炎则发生于下呼吸道。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支气管炎中的毛支到底是怎么回事如题 谢谢了

毛支:“毛细支气管炎”的简称,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患病以婴幼儿为主,顾名思义主要病理改变以婴幼儿的毛细支气管炎的炎症侵润、充血水肿为主,引起患儿的肺通气障碍,故症状表现为喘促明显。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开始症状轻微,如吸烟、接触有害气体、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或变冷感冒后,则引起急性发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演变发展为慢支。到夏天气候转暖时多可自然缓解。 (一)咳嗽 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或分泌物积聚于支气管腔内均可引起咳嗽。咳嗽严重程度视病情而定,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白天从较轻,晚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 (二)咳痰 由于夜间睡眠后管腔内蓄积痰液,加以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因此,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引起刺激排痰,常以清晨排痰较多,痰液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若有严重而反复咯血,提示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肿瘤。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则变为粘液脓性,咳嗽和痰量亦随之增加。 (三)喘息或气急 喘息性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鸣音。早期无气急现象。反复发作数年,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可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气急,先有劳动或活动后气喘,严重时动则喘甚,生活难以自理。 总之,咳、痰、喘为慢支的主要症状,并按其类型、病期及有无并发症,临床可有不同表现。 二、体征 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啰音的多寡或部位不一定。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见“肺气肿”节)。 三、临床分型、分期 人的呼吸道对外界的不同刺激物(感染、抗原性、非抗原)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引起的病理变化也不同。如气道敏感性高(高反应性),对抗原性或某些非抗原可表现高反应变化,支气管收缩,炎症细胞浸润,分泌物增加,气道狭窄,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称哮喘(见第四章支气管哮喘);如气道慢性炎症可引起气道及肺组织病理性改变,发生阻塞性肺气肿(见本章第二节阻塞性肺气肿);如气道敏感性一般,长期的外界刺激可引起气道不同部位发生病理改变,在支气管系发生病变,无并发症时,称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在小气道(内径<2mm)发生病变,称小气道疾患;如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称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时,则称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这一综合征的概念,国内外尚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明确和探讨。 慢性支气管炎目前仍按下列分型和分期: (一)分型 可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单纯型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者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二)分期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 1.急性发作期 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 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 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X线检查 早期可无异常。病变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二、呼吸功能检查 早期常无异常。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它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更为敏感;闭合容积可增加。发展到气道狭窄或有阻塞时,就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表现,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70%),最大通气量减少(<预计值的80%);流速-容量曲线减低更为明显。 三、血液检查 慢支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者嗜酸粒细胞可境多。缓解期多无变化。 四、痰液检查 涂片或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等。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喘息型者常见较多的嗜酸粒细胞。

毛支炎有什么症状要多久才会痊愈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1],特别是1~6个月的小婴儿,病变主要发生在细小支气管,但肺泡也可受累,因此它属于特殊类型的肺炎。北方多数病例发生在冬春季,南方地区夏秋季也有发病。可有小范围的流行,暴发流行时则称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或称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将在另章加以介绍。

毛细支气管炎常常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常伴中、低度发热。病情以咳喘发生后的2~3天为最重。咳喘发作时呼吸浅而快,常伴有呼气性喘鸣音即呼气时可听到像拉风箱一样的声音,每分钟呼吸60~80次,甚至更快,心率快可达到每分钟160~200次,同时有明显的鼻翼扇动。严重的患儿可出现口周、口唇及指甲紫绀,可合并心力衰竭、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酸中毒等酸碱平衡紊乱。

症状体征

本病仅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喘憋和肺部哮鸣。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哮鸣消失,严重发作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亦口周和口唇发绀。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可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体检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伴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次/分,肺部体征主要为喘鸣音,叩诊可呈鼓音,喘憋缓解期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缘下,因为可触及肝脏和脾脏。由于喘憋,PaO2降低,PaCO2升高,SaO2降低而致呼吸衰竭。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小时,病程一般约为1周至2周。

治疗方案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为氧疗、控制喘憋、病原治疗及免疫疗法。

1、氧疗

所有本病患儿运有低氧血症,因此重症患儿可采用不同方式吸氧,如鼻前庭导管给氧,面罩或氧帐等。

2、控制喘憋

可用异丙嗪和氯丙嗪,各1mg/(mg.次)肌注或口服,具有止喘,镇咳和镇静的作用,也可使用氨茶碱口服、静脉滴注或保留灌肠,重症患儿可用沙丁胺醇(喘乐宁)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的喘憋发作或其他治疗不能控制者,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数小时内静脉滴入。

3、抗病原体药物治疗

如系病毒感染所致,可用三氮唑核苷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亦可试用α—干扰素肌注,但其疗效均不肯定。怀疑支原体感染者可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细菌感染者应用适当的抗生素。

4、生物制品治疗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400mg/(kg.d),连续3—5天,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患儿排毒量和缩短排毒期限。静脉注射抗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RSV—IVIG)的疗效与IVIG相当,最近生产的抗RSV无单克隆抗体对高危婴儿(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和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者的预防效果确切,但容易导致RSV发生基因突变,而对该单克隆抗体产生抗性。

5、其他

保证液体摄入量,纠正酸中毒,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衰竭及其他生命体征危象。安全提示

▲饮食宜忌

1、忌食腥腻之物:腥发之物,特别是海腥类,如带鱼、黄鱼、虾、蟹等,除助湿生痰外,还可引起过敏;油炸排骨、烤羊肉串、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等,多食损伤脾胃,易助湿生痰。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香湿燥之品,易于化燥,增加痰液黏度,可伤及肺阴,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恢复不利。故应禁食辣椒、咖喱、胡椒、羊肉、狗肉、大葱、白酒等。

3、宜用食物:生姜、杏仁、萝卜、蜂蜜、梨、藕、青果、丝瓜、桔子、冬瓜、青菜、枇杷、芝麻、柿饼、胡桃仁、薏米仁。

▲饮食调理

1、补充蛋白质:瘦肉、豆制品、山药、鸡蛋、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食物中含优质的蛋白质,应多吃。

2、补充维生素:为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呼吸道感染症状,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故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3、增加水的摄入量: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 2000 毫升。

4、清淡、低钠饮食:清淡、低钠的饮食能起到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这类食物还可增加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量。

5、适当进食葱和蒜:葱和蒜能抑制脂肪氧化酶,减少机体释放炎症介质,对过敏体质的人较好。

6、依据病情的寒热选择不同的食物:如属寒者用生姜、芥末等;属热者用白菜、茼蒿、萝卜、竹笋、柿子、梨等;体虚者可用枇杷、百合、胡桃仁、蜂蜜、猪肺等。

7、忌生冷及咸食:忌食各种生冷瓜果、冰淇淋、冰镇汽水、凉拌菜等。这类冷食有碍脾胃,对水湿运化不利,可聚湿生痰,从而使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加重;咸食可使体内水钠潴留,加重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加重咳嗽、气喘等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  (一)年龄:多见于1 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 个月以下婴儿多见。

(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

(三)临床表现: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喷嚏,1~2天后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体温不超过38.5℃,病程1~2 周。

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采集鼻咽拭子或分泌物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明确病原。根据本病发生在小婴儿,具有典型的喘憋及喘鸣音,一般诊断不难。 [编辑本段]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   1、环境的调整: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空调温度22~24,湿度55%~65%,保持患儿安静,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减少耗氧量。

2、氧疗法:对气促,发绀,低氧血症(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在4.7~9.3Kpa,二氧化碳分压在6.6~12Kpa)患儿给予氧疗,中心供氧浓度;1~3岁0.5升/分,4~7岁1升/分7岁以上1.5升/分。重度缺氧2升以上,面罩或头罩吸氧4~6升/分。同时注意用氧安全。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神志,意识,紫绀等随时调整给氧浓度。

3、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4、发热的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四肢肌张力等,有高热惊厥史预防抽搐的发生,加床档防坠床。主要采取物理降温,例温水擦浴,冰袋冷敷,冷盐水灌肠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冒。必要时静脉补充足够的水份。

5、补充营养和水分: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饮水,流质饮食为主,指导家属准确添加辅食,如水果汁。蔬菜水及其他营养物。并观察消化吸收情况。

6、遵医嘱用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使用输液泵。

7、基础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喂奶进食后多饮水,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炎,鹅口疮,促进食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检查受压部位皮肤情况,预防褥疮。

什么是毛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或更多;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 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炎平党政军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故可以认为它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它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多发生在25岁以下的小儿,80%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儿。

典型的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2日-3日扣,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热,体温以中,低度发热为见,发作喘憋为其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日3日较严重,喘憋发作时呼吸明显增快,达每分钟60次-80次以上,并伴有呼气延长和呼和浩特气性喉喘呜;重症患儿明显表现出鼻煸和“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此绀,患儿常烦躁不安,不止;病情更重的患儿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均可缓解,极少发生死亡。

小儿发病后应及时送医院治疗,由于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故发病早期一般不需用抗生不比治疗。如发病后期怀疑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互治疗,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概括为“镇静止咳”,此外,良好的护理也很重要,尤其注意不要打扰患儿,使之安静休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症患儿可配合雾化吸入,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可用中药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预后多数是良好的,病程一般为5天-9天,病情在咳喘发生后2日-3日内痊愈,但应注意的是,患过毛细坂气管炎的小儿日后容易患哮喘,通过全国小儿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追踪随访,发现其中有20%-40%的患儿以后发展居为小儿哮喘,因此,要积极防治毛细支气管炎,以减少哮喘的发生。

毛细支气管炎有时可造成流行,70年代在我国南方农村曾先后发生过3次在流行,80年代在山西运城地区,90年代在北京,天津地区流行,70年代初在南方流行时,对本病尚缺乏认识,当时病名不一,病原不明,后经卫生部组织全国协作对流行进行监测和研究,方定名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为了确定其病原,医学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终于于1997年成功地分离到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病原一呼吸道合胞病毒,并鉴定出流行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这对今后制作有效疫苗,预防毛细地支气管为的流行提出了重要依据。

请问支气管炎肺炎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你说的是支气管肺炎吧

支气管肺炎  中文名称:

支气管肺炎

中文又名:

小叶肺炎

英文名称:

bronchopneumonitis

疾病简介

支气管肺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故又分称为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和病毒性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主要因肺炎球菌所致,而病毒性肺炎主要由腺病毒引起。婴幼儿防御功能差,肺脏发育不成熟,故2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之后,以冬春季最多见。

症状

症状:

起病急骤或迟缓,多数发病前先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轻者先有流涕、轻咳、低热、纳差,1~3日后突然高热,体温38℃~39℃,咳嗽加剧、气促而发病;也有突然发热、咳嗽、气急、烦躁而发病者。

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和肺部体征均不明显,常见拒食、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

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初期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喘重而咳嗽反稍减轻,恢复期变为湿性咳嗽伴喉中痰鸣。呼吸增快,每分钟可达40次以上,伴鼻翼煽动,甚至三凹征(胸骨上、下窝及肋间隙凹陷)。肺部听诊:早期体征常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进而病灶扩大可有叩浊音,两肺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尤以两肺底深吸气时为著;恢复期出现粗大的湿罗音。

诊断

支气管肺炎

bronchopneumonitis

--------------------------------------------------------------------------------

支气管肺炎是支气管和肺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一般老龄和幼犬猫易发,多发生在晚秋、冬季和早春。病因:(1)病毒有犬瘟热病毒、犬腺病毒i和ii型、犬副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呼肠病毒、猫上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支气管肺炎;(2)细菌有鹦鹉热衣原体。结核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诺卡氏菌、放线菌、支气管败血博氏杆菌、克雷白氏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性支气管肺炎;(3)真菌有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曲霉菌、念珠菌等引起的真菌性支气管炎;(4)寄生虫有嗜气毛细线虫、弓形虫、猫圆线虫、蛔虫和钩虫幼虫等引起的寄生虫性支气管肺炎;(5)异物、呕吐物、刺激性物质吸入或某些过敏反应等,引起的异物性肺炎或反应性支气管炎;(6)一些化脓性疾病,如子宫炎、乳房炎等,其病菌可经血液进入肺脏而致病。

诊断要点

病初有流鼻液、咳嗽和支气管罗音。体温升高至4℃以上,呈弛张热。呼吸增数,节律改变,有阵发性咳嗽。随病程发展,肺病变区肺泡呼吸音减弱,周围呼吸音增强,有湿性或干性罗音。患病动物还表现精神沉郁、嗜睡、厌食或废食等全身症状。血液检验,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大,核左移。反应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寄生虫性支气管肺炎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粪便中可检验出虫卵。

x光拍片检查,病初肺纹理增多或局部出现淡而均匀阴影。病中期,肺发生实变,可见大片均匀质密阴影。进入晚期,肺阴影密度降低,变得发亮,有的阴影呈现散在片状或条索状。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