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审计视角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研究6000字
基于绩效审计视角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研究
高校有自己的运行模式和组织结构,不同于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所以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上应冇一套白己行Z有效的评价方案。即使是同一审计主体对不同的审计类型,如离任审计和任期审计,也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所以高校审计部门在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时除了要考虑共性指标外,还要结合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指标”来进行评价。所以在评价指标研究上,笔者主要从教育岗位的高校领导干部角度出发,研究适合的标准。将绩效审计引入经济责任审计屮应考虑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即效益性。
一、行政管理方面评价指标
对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评价是反映一定时期高校经济责任的总体情况,主要包括高校内控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执行情况可采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比率,主要衡量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在日常管理过稈屮发挥作用的基础。刿外还要检杏内部控制制度是占健全,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定性指标。这两个指标主要评价被审计对象在制度建设和运作上是否符合国家、高校的规定。其中: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比率二实际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数/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数X100%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小于100%,表明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虚设的情况。
(二)资产管理水平资产管理水平主要核算被审计单位在资产管理保护和购置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属于被审计单位所有和管理的资产都应核算在内。可以采用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使用率等定量指标进行评价。其中,
资产负债率二任期期末负债总额/任期期初资产总额X100%资产保值增值率二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X100%
尚定资产使用率二责任期新增使用同定资产/责任期期初固定资产X100%
基于“资木保值”的原则,资产保值增值率可以用来衡量高校被审计单位资木的保全和增值状况,资产保值增值率越大表明被审计单位增长状况良好,但是同时应考虑资产负债率,衡量高校被审计单位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确保债权人债务有足够的保障,增强单位发展后劲,提高资产增长质量。如果资产保值增值率低于100%,则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资木规模存在萎缩现象,不利于单位的长足发展。对于高校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还可以考虑负债变动率[(离任时负债总额-任职初负债总额)/任职初负债总额X100%],通过负债变动率来考核领导干部的负债管理能力水平,指标越小越好。
(三)资金使用水平资金使用水平以资金的流转使用作为审计重点,在资金的预算、使用、相关管理等角度作出合规性和效益性审核,可以采用人员支出比率和公用支出比率来进行评价。其屮:
人员支出比率二人员支出比率/事业支出比率X100%
公用支出比率二公用支出总额/事业支出总额X100%
人员支出比率和公用支出比率评价经济责任人在责任期间的事业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备审计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和工作经验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如果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支出所占的比率越高则表明,事业支出屮出现了木末倒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彖,不利于教冇事业的长远发展。具体的衡景标准由于高校发展状况和运行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四) 预算执行情况我国大部分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措施,通过预算收入、支出的执行程度可以大致审核经济责任人在责任期内的经济管理权的执行效
率,采用的指标主要有预算收入完成率和预算支出执行比率。
预算收入完成率二任期实际收入/任期预算收入金额X100%
预算支出执行比率二任期实际支出/任期预算支出X100%
预算收入完成率屮的实际收入包括了事业经费拨款收入、财政补助、附属学校/校办企业上缴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各种来源方式的收入。预算收入完成率一方面可以考核预算拨款资金到位情况,列一方面又可以评价收入结构的合理性。预算收入完成率越接近100%,表明经济责任人在任职期间的预算执行效率越高,但是,预算收入完成率超过100%且越高的情况,则表明预算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应重新考虑预算管理机制的建立。
预算支出执行比率中的实际支出包括了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同预算收入完成率类似,预算支出执行比率在考核经济责任人在责任期间是否存在超支情况以及预算管理水平的衡量。在使用预算支出执行比率时还皿结合人员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等资金使用指标来评价其支出结构的合理性。预算执行情况一方面可以考核经济责任人在审计期间的经济管理的效益性,另一方面还可以考核责任人丁•作业绩的效益性,鉴于高校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特殊性,笔者将其归为行政管理类别指标。
二、重大决策方血评价指标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不应仅仅关注于财务收支的审计,要考核被审计对象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更要关注高校领导人在责任期内做出的对学校乃至未来教冇事业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辽义的经济决策。根据重要性原则,在审计计划屮确定重要性经济决策的审计范围,并将经济决策作为审计重点。重大决策审计主要从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角度考虑其决策的合法性和效益性,主要采用定性指标。主要包括:
(一)决策机制的建立主要审杳高校领导人所在单位决策机制是否健全。可以通过资料审查、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审查,经济责任人在T稈项目、物资采购、对外投资、师资
配备等重大决策事项方面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并且建立的决策机制是否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对于这方瓯的评价可以采用专家评分法。 (二)决策制定的合规性建立了相应的科学决策机制,但同时应保证在重大决策制定
的过程屮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有相关的档案记录。所以决策制定的合规性检杏,主要从决策机制的执行状况来考虑。另外,可以采用责任追究制度来审查经济决策是否真正按规定程序进行。(三)投资项H决策重大T程项日的招投标决策对高校的经济管理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展。所以对涉及各方面的决策事项要注意考核其效益性,注意决策制定的民主性。所以,审计人员应关注高校负责人在这方面的决策是否遵循民主集屮制原则,是否采用了集体决策,是否在相应的范囤内进行公开,是否采用听证会、廉谈会等民主决策形式,会议记录是否完整等情况。
(以)经济决策与执行经济决策执行主要审杳决策执行的稈度和效果。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定景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如预期结果实现率、项目进度、专项资金管理有效度等定量指标以及决策执行社会效益评价等定性指标。
预期实现项目二工(预期项目投资金额X项目投资期)
实际完成项目二工(已完成项目投资金额X项目实际投资期)
预期结果实现率二责任期实际完成项bl/责任期预期实现项HX100%
项目进度二项H己投资金额/(项目己投资金额+项H需继续投入金额)xioo%
资金管理有效度二卜资金闲置率二1-实际闲置资金金额/实际支出金额xioo%
预期结果实现率可以用来计量责任期内所有完成的投资项目的实现情况,以不同项目的投资期为权重衡量完成情况。预期结果实现率越高表明决策的有效性越高,决策执行的力度越大。
项目迸•度采用财务会计中的完工百分比法的原理,假设项目投资金额有效性较高,则
投入资金的比率可以衡帚项H的进度。高校中无论是科研项H还是工程投资项H都可以采川该指标来衡量。项目进度越接近预期进度,则责任人经济决策制定效益性越高。
资金管理有效度衡量专有资金的使用状况,保证专款专用,同时要注意提高资金的使用水平,保证其较高的效率,尽量避免资金闲置,规范资金管理,降低管理风险。资金管理有效度指标既可用于衡量某一投资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有效性,同时也可对工作业绩屮资金管理使用水平的效益性作出评价,所以在下面的工作业绩方面屮不再赘述。这一指标越高表明资金使用效率越高,项目资金预算决策有效性越高。
三、工作业绩方面评价指标
引入绩效审计,效益性就成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目标。而高校经营管理的特殊性、非营利性使得绩效审计的标准很难做到量化和统一,所以笔者考虑从工作业绩角度肴重探讨效益性审计的评价标准。
(一) 经济指标完成效果从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经济责任人的T作业绩体现了效益性审计的目标要求。在定性角度考虑,主要通过己有的考评制度来衡量经济责任人在岗位上的履责表现,但采用已有的考评制度的前提是其符合经济责任审计要求的科学合理性。另外,还可采用定量指标,包括资产增长率、资金使用有效度指标。其中,资金使用有效度在前文屮已述及,此处不再作相关阐述。
资产增长率二任期总资产变动金额/任期期初总资产金额X100%
任期总资产变动额二任期期末总资产金额-任期期初总资产金额
资产增长率衡量经济责任人所在单位的发展能力,代表单位未来发展的潜力的大小。该指标越高表明单位资产规模增长速度加快,近期一段时间的经济事项较多,但并不一定代
表发展潜力巨大,在实务操作屮一定要结合单位的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其增长质量和发展前景,避免盲目扩张。至于资金使用的有效度可以从所有资金的使用有效性出发。
业绩计景的核心范畴。针对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已有数据采川定最指标,如科研投入增长 (二)教学科研管理处在教育管理岗位的高校领导干部,应将教学科研管理纳入工作
率、对外服务收入增长率、师生比、学生就业率等指标,也可采用如师资队伍建设等定性指标进行评分并根据教学特点赋予不同指标不同的权重。
科研投入增长率二任期科研经费支出金额/上期科研经费支出金额X100%
对外服务收入增长率二任期对外服务平均收入金额/上期对外服务收入金额XI00% 师生比率二在校生人数/专职教师人数X100%
学生就业率二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人数X100%
科研投入增长率通过科研经费的支出金额的变动比率,可以大致衡量责任人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但不同的科研项目一次性投入金额不同,且研究时问也不同,所以,可以采用加权的方法进行考虑。科研投入增长率越高,表明责任人所在单位在审计期间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高,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活跃学术研究氛围,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对外服务收入增长率是对诸如办学办班、培训服务等预算外收入增长状况的计量。不同院系部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对外服务收入增长率的评价方面,并不能认为增长率越高工作业绩越好,否则将会导致木末倒置,忽视核心教学任务的现象,因此,针对这一指标审计人员可以赋予合适的权重,保证其公允性。
师生比率,反应院系师资配备和教学结构。责任人既要保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来支持教学任务,还要尽最避免人员冗余。同时在校生的数最还反映了单位教学规模,是对教学效益评价的一大重要指标。
学生就业率,“就业率”是计量高校教育效益性的最重要的标准z—,此处的毕业生包括了木科毕业生、高职专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就业类型包括了出国留学、继
续深造、自主创业。
对于定性指标师资储备,包括了教学人员人数、年龄结构、学丿力职称水平、人均教学课时安排,对于其屮无法量化的指标可以采用专家评审法,最后制定综合评分。
四、廉政纪律方面评价指标
合法性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基木的目标,而廉政建设作为事业单位基本的履责要求a然就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领域。廉政纪律方面的评价考核主要围绕高校领导干部有无渎职、滥用权限等违反国家、相关部门的法律规章制度的行为。在合法性审查屮主要许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个人违纪违法情况,而在效益性考核屮主要针对职务消费情况。可以采用违法违规金额比率、职务消费所占•支出的比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一)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作为定量指标,可以采用违法违规金额比率来审查不合法收支的情况。
违法违规金额比率二各项违规违法资金总额/审计总金额X100%违法违规金额比率越高表明违规状况越严重。
(二) 是否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违规行为屮不涉及财务计量的可以采用定性指标,如违规次数以及处罚稈度、处罚形式等各方血。可由相关专业人士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
职务消费结合工作业绩、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效益性审杳,实行在职消费审计反(三)
映了高校领导人员在任期消费的效益性评价。廉政审计不仅需要考核履责行为的合法性,还要从职务支出的经济性方血考核在职消费的效益性。可以采用职务消费所占戈出的比率与资产保值增值率、学生就业率等其他效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进行评价。
职务消费所占支出的比率二任期职务消费支出/任期审计支出总额X100%
在职消费效益性系数二r(a,b),其中,沪合理在职消费,1尸工作业绩
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高校相关规定,审杏责任人在任期内的消费支出比率是否在规定范 围内,作为合法性审计结论的依据。
研究责任人合理的消费支出与工作业绩的相关性,得出效益性指数,消费效益性系数越高,表明责任人在职支出的效益性越大。 五、社会效益方面评价指标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不应仅仅将经济效益作为审计重点,更应将社会效益作为审计的关注内容,定性方面可以采用调杏问卷的方式从师生员工对经济责任人履职的满意度来评价,定量方面主要是通过评价相应的教学、科研成果来实现,具体指标有:
优秀学生比率二优秀学生数/在校学生平均数XI00%
学生研究成果率二学生研究成果数/在校学生平均人数X100%
教学成果获奖率二教学成果获奖数/教学人员平均数X100%
科研成果获奖成果率二获奖成果数/科研成果数X100%
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指标越高,也并不能说明社会效益越好,因为短时问内优秀人才的贡献和科研成果的行效利用是无法看到效果的,其效益的发挥要经过社会的检验和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体现出來,在评价时还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
综合以上五个大的评价指标来看,绩效视角下构建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有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具体涵盖了定性和定量指标。在实际运用中,还应结合不同部门的情况在综合评分屮赋予各项指标不同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