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比较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比较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来源:意榕旅游网



比较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内容庞杂,涉及近几十种微生物。同学普遍反映难把握、难记忆。而在微生物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究,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收获。

1 比较教学法的作用
1.1比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较好的直观作用比较法能使一些微生物形象化。这样,有一个直观印象,同学学起来特别感爱好,便于同学理解,因此,我们也称之为“对比直观”。如球菌如球、弧菌象左或右括号,脑膜炎球菌的形状如蚕豆,破伤风芽胞杆菌的芽胞象鼓槌状。同学比较简洁记忆和把握。

1.2比较教学法可以引导同学利用学问原型,去理解未知概念,获得新的学问如细菌的养分方式―异养型,先用动物的自养型作对比,从而引出异养的定义,再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方式―遗传型变异,先用非遗传型变异作对比,
从而引出遗传型变异的定义。这让同学很简洁把握。

1.3要求同学把握好医学微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学在刚开头学习医学微生物时,往往抓不住各种病原性微生物的本质和特征,对那些相近的、相像的或相反的生物概念混淆不清。这时,只有通过分类、比较、再使之系统化,才简洁找到各自的不同特征。如讲细菌各论的主要特征时,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等处入手,就可使同学清楚地把握细

1



菌各论的主要特征。

1.4要求同学依据学问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散的学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网络化,便于同学理解。医学微生物学学问,有它特有的内在联系,加上同学的认知过程,将各学问点奇异地编织起来,融合在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便于学问的理顺和融通。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需将分散了的学问通过比较,使之系统化。

2 比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
2.1 横向比较法
2.1.1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层次或同一类别或相类似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叫横向比较法。相同或相类事物的比较。例如:病原性球菌这章里面,要讲到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的主要生物学性状、主要致病物质、传播途径、所致疾病、标本采集、防治原则等诸多方面,同学就感觉内容太多,太庞杂,难记忆,这里面运用横向比较法。让同学通过列表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更易于把握。再有在肝炎病毒这一章中可列表从病毒基因组、动物模型、传播方式、病毒血症时间、无症状携带者是否常见、
是否常转为慢性或肝硬化、病毒抗原等对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进行比较,这样五种病毒的共性及共性便一目了然。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其它相同的章节也可延长该教法。

2.1.2综合比较法综合比就是把医学微生物学中讲到的全部病原性微生物的诸方面进行比较的方法。一般用在总复习阶段,将一本教材的内容,综合整理,列出图表,通过比较法,把握个别和整体学

2



问的网络关系,融会贯穿,使学问系统化,如微生物的三型八大类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

3 应用比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需留意的几个问题
3.1选准比较对象比较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广泛,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用来做比较的。①同类不同种属的比较。如同属球菌属的比较;同属肝炎病毒的比较等。②非同类事物的比较。如细菌和病毒在生物学物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防治原则 本质特征等方面的比较。通过形象比较,关怀同学理解抽象的事物。

相同或相反的医学微生物的比较。如细菌的致病性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用敌我双方进行战斗相比较,也同时共有三种结果。

3.2贴近同学思维要求运用比较法时需“驾轻就熟”,“就地取 ,不要找那些同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对象,更不要找那些比材”
本体还要简洁,令人费解的对象。

3.3 灵敏综合应用比较教学法虽分几种,但它们是相互联系,作用是多方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依据学问的特点和需要,灵敏运用。

3.4结合其它教学方法教学中单一使用比较法是行不通的。它必需同其它规律方法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才能达到熟识目的,才能把感性熟识上升到理性熟识。区分和组合是比较的前提;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是比较的后续;而分析和综合则是比较的伙伴。

3.5启发同学进行比较使用比较教学法不要全包全揽,要启发同学,尽量让同学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探寻辨别比较对象的属性同异、地位主次、作用大小、性能优劣、问题难易以及熟识的正误深

3



浅等,并从中归纳出规律性的熟识。要教给同学比较思维的方法,要培育同学比较鉴别的力气。

总之,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利用比较教学法的因素和内容很多,关键是老师要擅长总结和把握,有意识地利用比较教学法的优点,更好地增进同学力气的全面进展。

4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