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效果
鼻咽癌患者运用最广泛治疗方式是放疗,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严
峻时会引发患者机体苦痛,影响治疗效果[1]。因而对鼻咽癌患者予
以合理且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争论主要探究鼻咽癌
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选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
疗的80例鼻咽癌患者,依据入院挨次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比组,各
40例。试验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67±
32)岁;对比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82±
34)岁;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为发觉显著
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日常用药护
理、放疗护理、基本疾病学问宣教、病房日常打扫等。试验组基于常
规护理干预措施再予以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主演护理内容包括:(1)
放疗前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放疗前需对患者实施全面检查,把握其
基本身体状况,如患者患有口腔类疾病应在放疗前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2)日常护理。每人督促患者进行口腔清洁,餐前餐后乐观必需刷
牙,且需要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多次漱口,保障口腔清洁
以及潮湿。(3)消逝口腔黏膜反应后护理。在患者消逝口腔黏膜反应
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开展药物治疗,如口含西瓜霜含片等。(4)健康
护理。护理人员需细心与患者沟通,对其讲解鼻咽癌基本病理以及治
1
疗效果等,使患者充分把握、了解疾病学问,提前做好各项防预措施,
需定期开展消遣活动,放松患者身心,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以及快乐
的心情。(5)病房护理。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干净洁净,准时对其进
行打扫并做消毒处理,预防患者交叉感染。(6)药物护理。在日常护
理同时需对患者进行基本药物护理,叮嘱患者准时用药并尊师用药,
亲热留意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变化状况,做好记录,如消逝特殊需准时
告知主治医师,实行有效措施。
13观看指标对比分析两组口腔黏膜愈合时间以及口腔黏膜反
应分级状况。口腔黏膜反应分级状况主要有Ⅰ级、Ⅱ级、Ⅲ级三项指标,
口腔黏膜无明显变化照旧存在充血现象为Ⅰ级、含有片状黏膜以及部
分分泌物,苦痛感猛烈且需要药物干预为Ⅱ级、具有融合纤维性黏膜
现象,需要进行麻醉治疗为Ⅲ级。
14统计学方法在SPSS210统计软件中计算出此次争论全部数
据,(X2)(%)分别表示计数资料,(t)(x±s)分别表示计量资料,
(P<005)则表示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口腔黏膜愈合时间情况两组患者均为40例,实验组口
腔黏膜愈合时间为(1834±21)天;对照组口腔黏膜愈合时间为(2941
±294)天;(t=31382,P=0000),两组经过对比实验组口腔黏膜愈
合时间较对照组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情况两组患者均为40例,实验组口
腔黏膜反应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24例、15例、1例,好转人数
2
为39例,占比975%;对照组口腔黏膜反应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
18例、13例、9例,好转人数为18例,占比775%;(x2=7314,P=0007),
两种经过比较分析,实验组好转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具有
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鼻咽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放疗为其主要治疗方式,
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大大降低了放疗对患者机体的损害,但
是其依然存在较多并发症。口腔黏膜反应为其主要并发症,其不但会
增加患者疼痛感,影响其进食,严重时会发生中断治疗等情况,对患
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不利于治疗顺利开展[2]。为降低鼻咽癌患者
放疗并发症我院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并取
得优质效果,研究表明实验组口腔黏膜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且口腔黏膜分级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
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鼻咽癌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
短口腔黏膜愈合时间,增加好转人数,且有助于促进医护关系,在临
床中具有大面积推广意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