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加刑。《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认为本级人民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向上一级人民提出抗诉。”据此,抗诉是人民发现或者认为人民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提请审判机关依法重新审理并予以纠正的诉讼行为。抗诉通常分为对一审未生效裁判的抗诉和对生效裁判的抗诉两种,前者也叫上诉审程序的抗诉,后者也叫再审程序的抗诉。《刑事诉讼法》第181条所指的是对一审未生效判决、裁定的抗诉。有权对一审未生效判决、裁定抗诉的机关,是一审人民的同级人民。抗诉是指人民对人民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在中国,抗诉是法律授予人民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法律监督权。由有抗诉权的人民提出,只有出现法定情况,人民才能提出抗诉。人民对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根据法律规定,最高人民对各级人民、上级人民对下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提出抗诉,同级人民再审时,提出抗诉的人民应当派员出席法庭。(1)《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第二审人民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2)抗诉一般是认为量刑轻了,如果抗诉被上级采纳,就有可能加刑。不会有时候也会抗诉判重了,那样如果上级采纳就会减刑。(3)抗诉通常是抗判得轻,但现在抗诉规则正在修改,以后即使量刑相当,但定性错误也会抗诉。另外,在实践中,极少也有抗判得重的,因为还有法律监督职能,承担法律公正适用的职责,判得重也是一种错误。我国的审判制度是二审终审,无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甚至是行政诉讼都是适用这样的制度,再刑事诉讼中,如果原告对于的判决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上诉审的是第一审的判决内容。还可以通过抗诉的方式,案件进入二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最高人民对各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对下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对同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向同级人民提出抗诉。各级人民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提出检察建议。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