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仰卧起坐年级:初三年级教师:刘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功能:
仰卧起坐是中小学《体育》身体素质练习中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是一项对身体腰腹力量锻炼具有较大价值的重点教材和有效手段,也是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仰卧起坐动作虽然简单,却是发展学腰腹部力量和身体各部位协调性的有效手段,还可以在其他体育锻炼中作为一项辅助教学手段进行练习。
2、教材的技术结构和逻辑关系:
技术结构:仰卧起坐由仰卧在垫子上,大小腿成90度夹角,一同伴可坐在练习者脚上,双手抱住练习者小腿,练习者双手头后交叉为准备姿势,开始后快速收缩腹部,夹肘抬起上体,起后双肘触碰大腿和膝关节后下落还原为起始姿态,反复进行练习。
立定跳远的逻辑关系:由预备姿势开始,收腹,夹肘快速抬起上体,肘关节触碰大腿后还原成准备姿势。
3、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遵循以下要求:
㈠教师做完整动作示范后,再根据教学进程作相关的分解动作示范,或出示动作图示结合讲解,让学生了解各个环节的基本动作要求。
㈡教师讲解仰卧起坐的动作要领
㈢结合其他腰腹部力量练习的方法进行练习
㈣提高前半分钟速度
㈤发展后半分钟腰腹部耐力素质
4、本教材的知识点或重难点:
重点:快起、慢落
难点:全身的协调用力,合理分配体力
5、教学注意事项(易发生的损伤):
做好腰部、腹部的拉伸。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应具备的学习基础分析
学生应知道仰卧起坐的技术结构;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主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2.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分析
学生对仰卧起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技术不够完善。
3.学生的学习起点分析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仰卧起坐技术;在运动成绩上能够达到优秀率30%、良好率
80%、及格率95%的水平。
4.安全措施与要求。
1)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及专项准备活动,使肌肉、关节、内脏器官达到运动状态。
2)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原则。
3)在教学中要通过问询、察言观色、脉搏测试监控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4)教学初要调查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有心脏、心脑血管疾病、哮喘、手术后的学生以及女生多生理期,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特别关注。
仰卧起坐单元教学计划课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