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外经贸职业学院
2009级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对高职高专的教育方针以及本行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通过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敬业精神、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经济管理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医药生产企业、医药经营企业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行业的营销及服务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人才。
二、修业年限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四、服务面向
主要工作岗位:医药行业药品、生物制品的营销与服务管理工作
次要工作岗位:医疗器械公司或保健品公司商品营销与服务管理工作;相关工作岗位:医药及相关企业的药品检验员、药品管理员等;
五、具体要求
(1)知识结构
①掌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数学、外语和其它文化知识。②掌握营销职业道德和公关礼仪的基本知识。
③掌握医药营销策略与营销技巧的专业知识。
④掌握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
⑤熟练掌握医药营销的整体销售流程的专业知识。
⑥掌握一定计算机应用知识。
(2)能力结构
①具备在大型医药公司或连锁大药房销售与管理药品的能力;②具备在医药经营企业完成医药销售及服务流程的基本能力;
③具备在医药及相关企业从事市场调查、消费者行为分析与产品定位等营销工作和技巧的基本能力;
④具备药理、药物、药事以及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知识预防疾病、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合理用药、鉴定药品质量的基本能力。
⑤具备分析和解决医药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⑥熟悉商务谈判方法和技巧。
⑦掌握人际公关的能力。
(3)素质结构
①具有马列主义、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②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③具有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意识,能用法律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④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⑤具有质量意识、管理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⑥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⑦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⑧具有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4)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和等级
职业资格证书:高级营销员证书(四级或三级)、
中级公关员证书(四级)。
六、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及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能力素质分解图表,构建了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链路图如下:
七、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医药营销专业核心课为: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商品经营与管理、药理学等9门。
1.医药市场营销
课程内容:主要论述医药市场营销管理的全过程。课程主要介绍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医药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者行为分析、医药营销环境、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医药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医药产品策略、医药产品定价策略、医药产品分销渠道策略、医药产品促销策略和医药推销的技能。重点学习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策略,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销售促进策略。
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胜任医药商品营销岗位的必备知识与基本技能,能熟练完成医药商品营销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熟悉医药商品营销工作的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熟练应用医药市场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购买者行为,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施医药营销活动计划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医药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
2.医药商品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医药商品的有关概念、药品的特殊性、药品分类、药品的质量与标准、药品包装、药品的陈列与养护、药理学基础及我国现代医药商品及其经营的特点,使学生们从商品学的角度了解医药商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课程能力目标:通过《医药商品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懂得常见药品的知识与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其他相关课程,为将来的药品营销或其他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向多方面发展。
3.药理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二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课程能力目标:通过药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防治疾病及合理用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药物治疗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药物分析
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杂质检查、巴比妥类、芳酸芳胺类、杂环类、生物碱类、维生素类、甾体类、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分析,从静态的体外分析到动态的体内分析以及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仪器的介绍等方面。
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全面的药品质量控制观念,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律,能够从药物的化学结构出发,结合其理化特性理解其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能够熟练使用药典并完成药品质量检验工作。
5.市场调查与预测
课程内容: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是介绍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体方法,使学生能解决相应的实际营销问题。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础概念、抽样调查方法、问卷设计技术、市场资料的收集方法、市场预测技术及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的撰写方法等内容。
课程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调查工作各环节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技术能力,使学生能5
够在实践中更好地完成市场调查与预测任务,为企业决策服务。
6.药店经营与管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药品和药店的特殊性、药店的开办程序、药店营业场所的设计、药店设施设备及其管理、药店的服务管理,以及药店人员管理等内容。
课程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药品零售、药店经营管理及药品市场的一些知识和规则,掌握一定的药店经营和管理技巧,以及与药店经营管理有关的药事政策和法规,为学生将来从事药品零售、药点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7.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
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阐述商务谈判与推销活动的原理、方法、策略和技巧、商务谈判概述、商务谈判策划、商务谈判心理、商务谈判方式、商务谈判程序与原则、商务谈判策略、商务谈判礼仪、推销概述、推销模式、推销步骤与技巧、推销管理等内容。
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谈判与推销的原理、方法,更注重谈判与推销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与运用,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沟通能力的培养。
8.服务营销
课程内容: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服务营销与市场营销的联系与区别,分析服务市场,服务消费行为,服务理念,服务市场定位,服务营销规划,服务营销组合策略等。
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务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会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来分析服务市场、进行服务市场的定位、6
服务营销组合的设计和服务营销的规划,为将来的营销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9.顾客关系管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企业如何赢取新顾客,巩固保有既有顾客的各种方法与技巧,以及如何增进顾客利润贡献度,而不断地沟通,以了解并影响顾客行为的有效方法等内容。
课程能力目标:顾客关系管理理论被提出之后,就受到广泛重视。学习顾客关系管理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效培育顾客的方法,使学生将来的日常营销工作变得更为有效。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表一:课程进程表
注:为考试课
表二:实践环节进程表
表三:教学进度表
表四:课程结构与学时比例表九、必要说明
1.本人才培养计划适用于医药营销专业,按学年制安排课程,总学时为2458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为1308学时;实践课学时为1150学时。
2.实践教学与教学总课时比例约为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