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具有强大的接入能力,以实现全省多站点、大范围监控点的接入。
系统必须支持灵活的接入方式,以适应传输网络和组网的需要。
系统应组网简单,视频图像清晰度高、实时性强,信道带宽占用率低。
采用的设备应具有远程配置、管理、维护和自启动能力;设备功耗低且适合在野外恶劣的环境气候条件下长期连续运行。
系统组网方案应具有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灵活性。
系统软件应界面友好,能实现分级、分层管理功能。
系统从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图像清晰度、网络带宽占用率及网络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组网,依靠全省已建的防汛抗旱通信骨干网组建远程视频监控业务网。网络协议采用TCP/IP协议,前端选用具有MPEG-4压缩方式、嵌入式结构和DSP芯片的硬件编码器设备。视频信号通过编码器被压缩编码后转换为基于IP的MPEG-4码流,与控制信号一起传送到IP网络中。
二)系统组成
1.前端设备:主要由摄像机、编码器等设备组成。摄像机一般采用三星或明景彩色智能一体化球机,编码器采用公司的GC-NETENC-10系列网络视频编码器。
2.中心设备:整个系统建设两级监控中心,即市级监分中心和省级监控中心。市级分中心设置一台视频服务器,并安装分中心视频监控软件;省级监控中心设置视频服务器和认证服务器,并安装相应的服务管理软件,从而实现系统的联网和集中管理。省中心视频服务器同时安装电子地图软件,被授权用户可通过点击电子地图浏览所要观看监视点的图像。
3.传输系统:利用已建的安徽省防汛抗旱通信骨干网进行视频图像的传输。沿淮各重要闸站通过自建的微波电路和北电Passport4460多业务交换机接入全省防汛抗旱通信骨干网,其它监视点通过租用公网光纤电路(或自建)接入所属市级单位局域网,通过北电Passport7440多业务交换机接入全省防汛抗旱通信骨干网。
4.客户端:主要为各局域网内用户,被授权用户可通过客户端软件或IE浏览器方式进行视频图像选择观看和控制。各用户可以拥有不同的权限,实现对各监视点的图像进行选择观看、查询、录像、回放等操作。
5.显示设备:系统在省中心设置电视监视墙,通过网络视频解码器将所要浏览的图像先进行硬解压,再输出到电视监视墙进行显示。
6.接地系统:考虑到大部分监视点都设置在野外,在每个监视点的前端安装电源、
信号防雷模块,并构建可靠的接地网,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的损坏。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