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规定了定罪免罚的程序,对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线索或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自首的犯罪分子也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罪行也可获得从轻处罚,如果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还可减轻处罚。这些规定有助于鼓励犯罪分子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为侦破案件做出贡献。
法律分析
定罪免罚的程序是由检察机关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就不提起公诉不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六十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被判有罪,但获得宽大处理
被判有罪,但获得宽大处理,意味着法庭认定被告犯有罪行,但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或因素,对其刑罚进行了减轻或免除。这种宽大处理通常基于被告人的悔罪态度、犯罪动机、犯罪情节、个人背景等因素综合考虑。宽大处理的目的在于促使被告人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并且减轻其对家庭和职业生活的不良影响。然而,宽大处理并不意味着对犯罪行为的纵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和社会的宽容。它既能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又能体现对个体的关怀和帮助。
结语
定罪免罚程序由检察机关审查案件,不符合起诉条件者不追究刑责。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提供线索或立功表现,可减轻处罚。自首者可从轻或免罚。强制措施下如实供述其他罪行者,可视为自首。如实供述罪行避免严重后果者,可减轻处罚。立功表现可从轻或免罚。宽大处理意味着法庭认罪但减轻或免除刑罚,考虑悔罪态度、动机、情节、背景等。目的在促使改过自新,减轻对家庭和职业的影响。宽大处理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和社会的宽容,保护公共利益同时关心个体。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二节 侦查终结 第二百九十二条 被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记录在案;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在起诉意见书末页注明。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五条 对危害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机关请求予以保护,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八节 鉴 定 第二百五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提出申请,以及办案部门或者侦查人员对鉴定意见有疑义的,可以将鉴定意见送交其他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提出意见。必要时,询问鉴定人并制作笔录附卷。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