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昌言使北引》苏洵作者:苏洵
《送石昌言使北引》作者:苏洵。年代:宋代。字号:字明允自号老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出生时间:1009年5月22日。去世时间:1066年5月21日。主要作品:《游嘉州龙岩》《九日和韩魏公》《云兴于山》《有骥在野》《有触者犊》等。主要成就:文学创作。信仰:道教。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送石昌言使北引的详细介绍:
一、《送石昌言使北引》的全文 点此查看《送石昌言使北引》的详细内容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
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
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
又以亲戚故,甚狎。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
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
察其意,甚恨。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
守官四方,不相闻。
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
摧折复学。又数年,
游京师,见昌言长安,
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
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
乃颇自喜。今十余年,
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
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
从骑数百,送车千乘,
出都门,意气慨然。
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
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
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
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
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
剑槊相摩,终夜有声,
从者怛然失色。及明,
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
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
以为夷狄笑。呜呼!
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
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
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
请以为赠。
二、《送石昌言使北引》苏洵其他诗词
《六国论》、《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心术》、《辨奸论》、《我客至止》。三、评析
该文作于嘉祐元年九月,是一篇赠序。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八月,刑部员外郎、知制诰石扬休(字昌言)出使北国前往契丹,庆贺契丹国母生辰。苏洵给他这篇赠序(因为苏洵之父名序,不称序改称引),就是让他借鉴历史经验,不怕强敌威胁,发扬民族正气,夺取外交胜利。文章首段回忆他们之间的亲密交往,感佩扬休奉使强虏实现平生抱负,寄于莫大信任,充满劝勉之情;二段回顾历史情况,剖析强虏本质,指出藐视强虏是唯一正确的态度。文章用语简炼,仅在这数百言间,就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得不成为令人敬仰的大家风范。
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厫》、《送客至灵谷》、《叹屩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