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挠格拼音

挠格拼音

来源:意榕旅游网

挠格的拼音是:náo gé。

挠格的注音是:ㄋㄠˊㄍㄜˊ。结构是:挠(左右结构)格(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阻扰﹐抗拒。挠格[náogé]⒈阻扰,抗拒。引证解释是:⒈阻扰,抗拒。引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挠格者乎?”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且令天下之人皆知新法之益如此,则踵行他政,必无挠格之虞,其益固不止一端也。”。网络解释是:挠格挠格,读音náogé,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阻扰,抗拒。7、汉语大词典是:阻扰,抗拒。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挠格者乎?”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且令天下之人皆知新法之益如此,则踵行他政,必无挠格之虞,其益固不止一端也。”。

挠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挠格详细内容】

⒈阻扰,抗拒。引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挠格者乎?”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且令天下之人皆知新法之益如此,则踵行他政,必无挠格之虞,其益固不止一端也。”

二、网络解释

挠格挠格,读音náogé,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阻扰,抗拒。

三、汉语大词典

阻扰,抗拒。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挠格者乎?”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且令天下之人皆知新法之益如此,则踵行他政,必无挠格之虞,其益固不止一端也。”

四、其他释义

1.阻扰﹐抗拒。

五、关于挠格的成语

格格不入  格格不纳  格格不吐  挠曲枉直  挠直为曲  格物穷理  

六、关于挠格的词语

挠直为曲  神色不挠  忠鲠不挠  格不相入  格物穷理  形格势禁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挠格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