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阙的相关词语是:救过补阙、人多阙少、神霄绛阙。
伏阙的拼音是:fú què。注音是:ㄈㄨˊㄑㄩㄝˋ。结构是:伏(左右结构)阙(半包围结构)。
伏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伏阙详细内容】
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唐独孤及《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诚,伏闕请命。”宋陆游《跋临汝志》:“﹝欧阳澈﹞建炎初伏闕上书,论大臣误国。”康有为《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诗:“辽、臺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车多。”伏阙[fúquè]俯伏阙门也。《宋史·李纲传》:「乃者,敌在近郊,士庶伏阙。」;陆游〈放翁题跋〉:「伏阙上书。」
二、网友释义
伏阙,读音fúquè,汉语词语,解释为拜伏于宫阙下。
三、其他解释
俯伏阙门也。《宋史·李纲传》:「乃者,敌在近郊,士庶伏阙。」;陆游〈放翁题跋〉:「伏阙上书。」
四、其他释义
1.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五、关于伏阙的成语
六、关于伏阙的造句
1、休要巧辩!他攻破国家禁城,杀死朝廷命官,抢劫仓库,怎说不是造反?饶你性命,寄信与他,趁早伏阙请罪,或有生路。
2、其子一元伏阙讼冤,得以释放,谪降泗州判官,又降为曲州县丞,后迁升为漳南兵备佥事。
3、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固谏不听,两人泥首自缚,连日伏阙,请赦太子,终不见许。
4、在太学读书期间,参与反对遣散“京学类申”、与陈宜中等伏阙上书揭露权奸丁大全,时称“贤关六君子”。
5、昭本善文,援笔立就奏章,伏阙上陈。
6、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固谏不听,两人泥首自缚,连日伏阙,请赦太子,终不见许。[www。chazidian。com/zj-157158/查字典造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