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的网络解释是:互文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互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互文详细内容】
1.指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足。2.指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修辞手法。3.指互相有歧义的条文。互文[hùwén]⒈谓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足。⒉指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修辞手法。⒊指互有歧义的条文。
二、汉语大词典
(1).谓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足。《礼记·中庸》“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唐孔颖达疏:“《论语》云:‘宋不足徵也’,此云:‘杞不足徵’,即宋亦不足徵。此云:‘有宋存焉’,则杞亦存焉,互文见义。”《南史·儒林传·司马筠》:“经传互文,交相显发。”《唐诗别裁集·王昌龄〈从军行〉之三》“秦时明月汉时关”清沈德潜注:“备胡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互文也。”(2).指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修辞手法。唐刘知几《史通·题目》:“子长《史记》别创八《书》,孟坚既以汉为书,不可更标《书》号,改《书》为《志》,义在互文。”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错综成文例》:“《思齐篇》:‘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无斁,谓不见厌恶也;‘誉’与‘豫’通,《尔雅》曰:‘豫,乐也、安也。’言其俊士无不安乐也。‘豫’与‘无斁’互文见义,无厌恶则安乐可知,安乐则无厌恶可知。”(3).指互有歧义的条文。唐吴兢《贞观政要·论赦令》:“国家法令……宜令审细,毋使互文。”唐白居易《论姚文秀打杀妻状》:“其律纵有互文,在理终须果断。”
三、其他解释
二文之意互通,互补也。《礼记·中庸》:「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疏:「《论语》云:『宋不足徵也。』此云:『杞不足徵。』即宋亦不足徵。此云:『有宋存焉。』则杞亦存焉,互文见义。。」
四、其他释义
1.谓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足。2.指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修辞手法。3.指互有歧义的条文。
五、关于互文的成语
六、关于互文的英语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