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管的繁体是:蘆管。
芦管的拼音是:lú guǎn。注音是:ㄌㄨˊㄍㄨㄢˇ。结构是:芦(上下结构)管(上下结构)。
芦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芦管详细内容】
芦管芦管,纳西族吹奏乐器,纳西语称波怕或晡布。相传公元十三世纪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至丽江时所带蒙古族乐队中有芦管,并流传至今,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二、综合释义
芦苇的茎。《水浒传》第五六回:“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櫺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即芦笳。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元稹《遣行》诗之九:“猿声芦管调,羌笛竹鸡声。”参见“芦笳”。芦管[lúguǎn]芦的茎部。乐器名。以芦苇的茎部制成的乐器,是胡人吹奏乐器的一种。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三、辞典修订版
芦的茎部。乐器名。以芦苇的茎部制成的乐器,是胡人吹奏乐器的一种。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四、其他释义
1.芦苇的茎。2.即芦笳。
五、关于芦管的成语
六、关于芦管的造句
1、其次就是古老的乐器,乐师们手上所持乐器,皆有上百年历史,如芦管、苏古笃、十面云锣等乐器,同样也为世所罕见。
2、不知何处吹芦管,受降城外月如霜。
3、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第二件宝贝就是古老的乐器,乐师们手上所持乐器,皆有上百年历史,如“芦管”、“苏古笃”、“十面云锣”等乐器,同样也为世所罕见。
6、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