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6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

6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

来源:意榕旅游网

  时间:

  x年12月9日上午

  地点:

  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七)班

  授课老师:

  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蓝老师

  课题:

  《苏州园林》

  一、主要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感知美丽

  屏幕展示:

  (1)名人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2)自然风光与建筑图片。沙漠、月牙泉、九寨沟、故宫等。

  2、展示目标,明确方向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4、知识积累,引导阅读

  5、自读课文,寻找特点

  6、自读课文,划分结构

  二、课堂观察印象

  1、凸显学生主体

  (1)自读课文。本节课,蓝老师先后3次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自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通过自读课文,准确说出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结构。每次朗读(自读)前都提出相关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带着任务朗读(自读),在朗读(自读)品味思考。这样做,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提问学生15人次)等方式,了解学情,促进学习。

  2、重视知识积累

  蓝老师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在引导学生如何阅读说明文后,通过大屏幕展示,读准下列词语

  轩(xuan)榭(xie)池沼(zhao)

  丘壑(he)嶙(lin)峋(xun)

  镂(lou)空蔷(qiang)薇(wei)

  重峦叠(die)嶂(zhang)

  无标题11

  通过师生互动,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让“语文课更加有语文味了”。

  3、注意方法导引

  在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蓝老师介绍了作者叶圣陶,并提出问题,如何阅读说明文?结果学生的回答不如人意。蓝老师及时引导学生,通过“明对象、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阅读课文,意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并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两点思考

  1、关于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伊始,蓝老师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正确划分文章层次,归纳段落大意。

  对照课堂教学发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表述不够准确、目标不够具体、内容涵盖不全。

  2、关于学生参与

  课堂观察表明,在“朗读课文”“自读课文”环节,学生自觉投入;在老师讲解“如何阅读说明文”时,学生认真倾听;在交流互动环节,老师提问学生“说出苏州园林的特点”“苏州园林美在哪里”“对于本文10个自然段,应该如何划分”等,其他学生的参与不够积极。如何将师生“一对一”的交流转化成全班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既需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又需要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