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泡汤记
校园,不是随心所欲的,一旦做事过了度,就会引发乐极生悲的事件。这次的午休便是如此。
铃声响起来了,我们沸腾起来了,宛若身处菜市场。同学们玩法百出,似乎都想借此时间狂欢。一个个纸团凌空而起;一条条皮筋玩转天空;一声声尖叫此起彼伏。欢呼声,呐喊声,口哨声响成一片。
忽然,“嗒嗒嗒,嗒嗒嗒”,脚步声在走道响起,同学们一个个屏息凝神,挺直腰板,高声诵读起古诗。脚步声在门口停住,我们嘴里诵着诗,目光却不住瞄向那半掩着的门。
“嗒嗒嗒,嗒嗒嗒”,脚步声停了一会,却径直走进隔壁五(3)班。大家长舒了一口气,发出了雷鸣般的哄笑,可仍不知收敛,继续狂欢着。这次我们还让坐在窗边的周同学担任“哨兵”,我们也把课外书放在桌上,只要 老师一来,便可偷梁换柱,装作认真阅读。自以为万无一失的同学们继续狂欢。就在这时,哨兵大喊:“老师来了。”同学们瞬间改头换面,个个都成了“书香少年”,可老师迟迟未到。原来我们被“哨兵”骗了。
古人云:事不过三。在哨兵第五次大喊“老师来了”。可引来一片无视。在大家自顾自地玩闹时,却听见门口传来咳嗽声,大家全都愣住了。说话的猛然停住,一言不发;离开座位的猛然止步,窜回位置;画画的猛然停笔,收起工具。同学们生硬地向后望,只见老师双手交叉前胸,双眼像燃烧的火炉,火辣辣地瞪着大家。同学们后悔不听“哨兵”的急报,可世上哪有后悔药?“叮呤呤!”铃声响了。大家纷纷叹息,课间泡汤了。
生活中是需要快乐,但不是在午休这本应安静的场合。现在同学们懂得了这个道理,这样的事再也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