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工作的思路与指导思想:
根据《“延庆县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行动研究”工作通知》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八年级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工作计划,以“学困生的真正转变”为工作核心,立足于班级发展的校本干预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相应的各项工作。
二、开展工作的方法:
1、为帮扶的学困生建立跟踪档案袋,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和学困生转化工作档案机制,为有效的转化工作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2、使用好《基于班级发展的教师负责人手册》,为教师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建立一套有效、统一的运行机制。
3、定期召开阶段的转化交流会,以班主任为工作核心及时了解各位辅导教师对学困生工作开展及转化情况——–化整为零——-及时沟通。
4、以每个月为一个工作单元,通过月考、期中、期末的质量分析会为抓手,做好班主任—–教师——学困生——学困生家长之间不同层次的交流与改进。
5、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深入到课堂,以各学科教研组为依托使任课教师树立为学困生服务的意识,真正做到全程参与转化、帮扶的教育工作。
三、开展工作过程中的预想及要求:
1、帮扶教师要了解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方法、交友环境等等,分析造成该生学困的原因是什么?要求教师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2、学困生的转化不只是停留在学习成绩的变化层面,更应注重这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思想情绪的调控、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业质量,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
3、转化过程中教师要有预判能力,细致观察学困生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及时收集、整理转化的材料,做好分析工作;及时评估学困生的转化成效,以班级为转化团队进行交流,整体反馈。
4、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使八年级的学困生的范围保持在有效地控制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保证年级的大部
分学生学习积极努力,思想健康阳光,使年级中的不确定因素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具体工作开展的安排:
本课题依据“延庆县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行动研究”实施方案,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第一轮研究,具体研究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分析成因、设计方案(x年5月——x年7月)
主要工作是: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最新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资料,组织研讨,分析论证;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组建研究团队,确定启动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开展前期调查,为下一步制定研究方案提供依据。
第二阶段:学习理论、转变观念(x年7月—x年8月)
主要工作是: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培训实验队伍,各年级、各班级及各学科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拟订班级研究的子课题,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实施方案、践行研究(x年9月—x年4月)
主要工作是:实施研究方案,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建立学困生档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转化“学困生”措施,定期召开交流和研讨会,对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
第四阶段:后期总结、成果固化(x年4月-—x年7月)
在基本完成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后,进行课题研究总,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撰写研究阶段总结报告和研究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