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制药公司来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刚从学校里出来的我感觉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习。我这一周的主要事情是学习制粒相关的东西,包括制粒的工艺流程、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和清洗维护。 以下是这周的学习情况:
1.基本熟悉了湿法制粒的流程:领取原辅料,按工艺卡的要求称量、过筛和混合,加粘合剂制成软材,然后可以采用沸腾干燥制粒或是摇摆式制粒(浸膏可以使用喷雾干燥制粒),颗粒在涡旋震荡筛上过筛,接着在多维运动混合筒里总混(因为仪器的原因每个批次分了很多锅,为减少每锅间的差异,所以要总混),最后到中间站交料。
2.关于常用辅料:
内加辅料——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乳糖、糊精(作为填充剂),聚维酮K30、干淀粉(作为崩解剂)。外加辅料——二氧化硅(作为助流剂), 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
3.制粒常用设备:
粉碎机——用于原辅料的粉碎;
槽型混合机——用于原辅料的均匀混合,加入粘合剂制软材; 250B高效制粒机——用于原辅料的.均匀混合,加入粘合剂制软材; 沸腾干燥制粒机——通过热空气使软材沸腾成颗粒并干燥颗粒;
摇摆式制粒机——通过机械臂摇摆使制好的软材过筛成颗粒,然后通过烘箱对其进行干燥。 涡旋震荡筛——用于原辅料的过筛,以及颗粒的过筛整粒; 多维运动混合筒——用于颗粒和外加辅料的总混。
4.颗粒质量关键控制点有:
原辅料的称量,以及颗粒成品的交料都应当进行称量复核;筛网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破损,目数是否使用正确;粘合剂的配制和用量是否正确;搅拌制软材的时间,颗粒干燥时间和温度是否恰当;颗粒的外观、粒度、水分含量(2-5为宜)、堆密度、休止角和颗粒分级是否符合要求。
5.学习了颗粒水分、休止角、堆密度和颗粒分级的测量。
6.学习了车间清场的流程。
7.关于编号、批号的学习:
编号——主要用于辅料,一般有8为,如N B 16 06 01,N表示内加物料(W表示外加物料,Z表示粘合剂),B表示车间代号为制剂一车间(A为提取车间,C为制剂二车间,E制剂三车间,D为制剂四车间,F为提取二车间),16表示20xx年,06表示6月,01表示这个月的第一个批次。
批号——中间品的批号和物料编号相似,为7位,就是编号去掉第一个字母。最终产品的批号为10位,就是在中间产品的批号后再加三位包装号。 8.关于生产记录:
物料平衡值应当介于97%-102%;记录表的填写不可污涂,若写错可划掉(不可超过两个地方)并应在旁边签上姓名和日期。
9.制粒组人员应当多从下一道工序中发现制粒中的不足然后改进,比如:压片和胶囊填充中粘冲——可能是颗粒中水分含量超标;裂片——颗粒中细粉过多或是水分过低;片重差异大——颗粒粒度过大或者粒度均匀性差等
10.关于唐老师说的福多司坦胶囊在胶囊充填是出现粘冲的问题:
主药为福多司坦,辅料有乳糖、干淀粉和二氧化硅,采用的是干法制粒。
粘冲的原因主要有:冲头表面被锈蚀,光滑度不够;颗粒干燥不够,物料吸湿,颗粒中水分含量过多;润滑剂或助流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
分析:第一点应该可以排除,第三点也可以排除(因为二氧化硅作为阻流剂一般都不会有问题),第二条中干燥不够和水分含量超标可以排除(唐老师说水分测时合格),所以问题可能在于物料的吸湿,经查资料知道,干淀粉的吸水性强,而且在该工艺中用量也比较大。 综上可以得出福多司坦胶囊在充填时粘冲可能的原因是干淀粉的吸湿性(只是猜测)。
关于下周的计划:
1.熟悉制粒岗的sop操作;
2.对制粒涉及的所有设备基本能独立使用和操作;
3.学习制粒过程中影响质量的核心点;
4.对公司经常生产的药品工艺流程基本达到熟悉;
5.学习公司相关的制度和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