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散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遗■'。2.犹散失。3.逃亡散失之众。遗散[yísàn]⒈亦作“遗■”。⒉犹散失。⒊逃亡散失之众。基础解释:犹散失。逃亡散失之众。
遗散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遗■'。2.犹散失。3.逃亡散失之众。遗散[yísàn]⒈亦作“遗■”。⒉犹散失。⒊逃亡散失之众。基础解释:犹散失。逃亡散失之众。 结构是:遗(半包围结构)散(左右结构)。 注音是:一ˊㄙㄢˋ。 繁体是:遺散。 拼音是:yí sàn。
关于遗散的造句
1、策讨丹杨七县,使辅西屯历阳以拒袁术,并招诱馀民,鸠合遗散。
2、迁汤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间,得万余人。【***造句网https://***】
3、迁汤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间,得万余人。(***造句网***/zj-341275/)
遗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犹散失。引《隋书·经籍志一》:“齐末兵火,延烧祕阁,经籍遗散。”《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子西﹞闻郢都已破,昭王出奔,恐国人遗散,乃服王服,乘王舆,自称楚王,立国於脾洩,以安人心。”《花城》1981年第6期:“这两粒玻璃弹珠才被他放入捡来的雪茄烟盒中,而在以后的流离中遗散了。”⒉逃亡散失之众。引《三国志·吴志·潘璋传》:“比县建昌起为贼乱,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遗散得八百人,将还建业。”《魏书·崔孝暐传》:“招抚遗散,先恩后威,一周之后,流民大至。”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招集遗散,收强抚弱,臣恐丧乱之众,必有景从。”
二、网络解释
遗散yísànㄧˊㄙㄢˋ综合释义:犹散失《隋书·经籍志一》:“齐末兵火,延烧秘阁,经籍遗散。”《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子西﹞闻郢都已破,昭王出奔,恐国人遗散,乃服王服,乘王舆,自称楚王,立国於脾洩,以安人心。”《花城》1981年第6期:“这两粒玻璃弹珠才被他放入捡来的雪茄烟盒中,而在以后的流离中遗散了。”汉语大词典:(1).犹散失。《隋书·经籍志一》:“齐末兵火,延烧秘阁,经籍遗散。”《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子西﹞闻郢都已破,昭王出奔,恐国人遗散,乃服王服,乘王舆,自称楚王,立国于脾泄,以安人心。”《花城》1981年第6期:“这两粒玻璃弹珠才被他放入捡来的雪茄烟盒中,而在以后的流离中遗散了。”(2).逃亡散失之众。《三国志·吴志·潘璋传》:“比县建昌起为贼乱,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遗散得八百人,将还建业。”《魏书·崔孝炜传》:“招抚遗散,先恩后威,一周之后,流民大至。”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招集遗散,收强抚弱,臣恐丧乱之众,必有景从。”
关于遗散的词语
鸟兽散 魄散魂消 散阵投巢 鱼溃鸟散 散带衡门 冰销叶散 止戈散马 散灰扃户 散摊子
关于遗散的成语
散阵投巢 散灰扃户 鸟兽散 浇淳散朴 冰销叶散 魄散魂消 零零散散 散带衡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