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一文,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二、三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本课的教学需二------三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由于翠鸟的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息息相关,因此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而这一段又是一个描写动物外形的优秀片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从学情来看,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除了要继续进行词句训练以外,段的训练是阅读训练的重点,习作训练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但生活阅历比较浅,所学知识有限,思维特征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课第一自然段对翠鸟外形的描写虽然栩栩如生,但因学生从未见过翠鸟,所以仅凭文字介绍依然无法使翠鸟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起来。至于习作训练,学生虽有尝试的兴趣,但因刚开始接触,缺少方法与经验,写作前往往不会观察,写作时抓不住主要特点。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逼真地展示翠鸟形象,突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和翠鸟各部分的特点,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思维环境,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表象。 鉴于对文本、学情的分析,黎玲玲老师确定了以下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衬衫、透亮、清脆、饲养”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翠鸟外形特点的句子,积累优美语句。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读写结合。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流程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教学流程 主要的教学活动 观课意见 板书课1、示范指导书写“翠”字;2、介绍翠鸟,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板书课题„翠题,导激发兴趣。 入新课 鸟‟。” 富有情趣的导语,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2、课件展示:翠鸟图片及资料。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读通课1、认读字词、正音;2、疏通难句;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文,整接读课文; 体感知 4、说说课文写了翠鸟的那几方面 容,抓住重点。该环节将预习放在课外,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生词的认识到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分层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字词认读、课文朗读的教学目标。抓课文主要内容,培养了学生概括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感受美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外形的这是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主要教学丽,体句子读一读;2、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过程。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指导学生有会写法 理解“鲜艳”;3、画出描写体型的词语,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抓住“鲜艳、小巧玲珑”体会翠鸟的特理解“小巧玲珑”;4、语言训练;5、配点。进行“这是一只()的翠鸟”语言训练,体会情感。配乐乐感情朗读;6、指导描写方法。 朗读,读出情感。“授之以渔”,指导写法,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课堂练1、观察公鸡图片;2、指导按顺序说公“学贵在用。” 让学生把学到的“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笔,拓鸡外形3、学生练笔;4、交流评价 展运用 总结提1、说说自己的收获 升,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法,对公鸡进行描写。在教师提供的新情境、新空间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究,深入思考,将所学的方法强化。 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畅谈收获,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适当的总结与反思,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课后让学生继续观察喜欢的小动物,进行观察描写,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巩固延它的外形。 伸 本课教学流程的设计遵循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实际。五大环节教学思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评课意见:(王勇军)
1、抓住了本年级的特点,在学法与写法上注重了指导,把课文当作了写作的范例,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平实,虽然不精彩,但很扎实。
2、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教师采取范读、引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和议论、理解相结合,在读中感悟,为后面的说、写打下基础。但在指导学生朗读翠鸟外形特点时,语调单一,没能较好地读出自己的体验。我个人认为可以读得稍慢,轻柔一些。
3、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翠鸟外形美时,可适时播放色彩艳丽、富有动感的画面,借助画面由爪子→头部→背部→腹部,颜色不断叠加,呈现了五彩斑斓的羽毛变换,同时配以小鸟清脆的鸣声,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翠鸟外形的艳丽之美。
4、课堂时间分配略有不当,有点儿前松后紧,有些读的环节没有意义,占用了宝贵的时间,使课堂练笔的时间不够宽裕。
5、关于翠鸟外形的描写顺序,对三年级的学生有难度。教师只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就可以了,不必讲“从下到上”“从整体到局部”,那样反而把学生弄糊涂了。
6、课堂板书应再细一些,按照顺序把“爪子、头部、背部、腹部、眼睛、嘴”以及“鲜艳、透亮灵活、小巧玲珑”等关键词写上,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