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 I■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负责任。党组织对年轻干部要经常进行思想教育,提醒他们从严要求自己,谦虚 谨慎,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构筑牢固的思想防线。对年 轻干部还要加强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用批评与自我 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轻干部,要按照德才兼备和干部队伍年轻化方针的要求,把干部的“德”放在首 位。在任何时候和任伺情况下,都不能降低用人的德的标准,都不能放松干部任 用的“政治关 。这要求组织部门在选用年轻干部时,要把“德”考核准,考察实,要 努力探索考核干部德的可操作的标准和办法,保证选拔的年轻干部在政治上合 格,党性坚强,有才能,担当重任。对于那些政治倾向不好,党性不强,个人主义严 重,工作中弄虚作假,热衷于追名逐利,拉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 的人,不管 他有多大的能和才,都不可提拔重用;对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差,不遵守政治纪律, 拉帮结派,搞小圈子,贪图享受和以权谋私的人,一定要及时调整。形成一个良好 的用人导向,激励年轻干部注重提高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思想品质。 (三)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加强管理,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优良传 统,也是新时期做好年轻干部选拔的重要经验。近年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针对 新形势下年轻干部管理监督的薄弱环节,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必须看 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上,还存在许多值得重视 的问题。实践证明,对年轻干部严格要求、管理、监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利, 是对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爱护,否则就会贻误党的事业,也是对年轻干部本人不 (四)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加强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就是要增 强做好某项工作的自觉性和针对性。—是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年轻干部与群众结合、 同实践结合,到基层去,到困难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并将其做为广大年轻 干部的自觉行为。二是要为年轻干音陆黾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将年轻干部的工作 安排和提高其素质结合起来,做到工作与锻炼同步考虑,促进年轻干部基本素质和 领导经验的提高 三是要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有 方式。四是在实践锻炼中,不能因年轻干部一时一事的失误而简单的否定他们,要 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去接受新的锻炼和考验。 浅析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 苗苗 (黑龙江省中共嘉荫县委党校) [摘要135年前,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已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许多国家都在尝试着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但只有中国的变革最为成功。探究其中的原因,人们会发现,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 成就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50一O1 中国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十多年领导中国实现如此的剧变,取得人类历史上 发展的一个奇迹。这背后肯定有原因,最重要的靠以下三条。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部中国改革开放史就可以说成是思想解放史,我们每一个重大改革决策 的出台都是以思想解放做先导,改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创立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跟若干年以前大不相 同了。那就是因为我们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创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 可能有发展的巨大成就。我们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思想障碍,今天想来都是不可 思议的。过去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单有公有制,而今天公有制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过去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单一计划经济,而今天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去 认为社会主义就必须单一按劳分配,而今天除了按劳分配还有按生产要素分 配,过去单一农业集体经营就得人民公社、大锅饭,而今天早就实行了联产承 包。这些在过去肯定是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思想解放确实对我们起了极大的 作用。 今天,我们还是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本源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但要 坚持最重要的东西:一是世界观方法论;二是根本的价值观,我们要最终实现共 同富裕,要实现完全平等,这当然不能放弃,放弃了就不是共产党了;三是根本 的政治立场,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如果放弃了这一点, 那非垮台不可。这些东西是我们坚持的,而且以后也会坚持 但马克思主义当年 很多具体的论述,因为国情、现在的时代特征等原因,我们对它们进行了丰富和 发展。我们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 二、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 邓小平讲过,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是从改革的深刻程度、影响的巨 大程度的角度来讲的,它是革命性的变革。 第一个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在改革之前,中国很多农民的温饱 问题没有解决。1978年,全国有24/_,5千多万农民处于贫困,占当时1O亿人口的l/ 4,贫困的含义就是温饱问题没解决。那是因为人民公社的体制,大家出工不出 力。但从7o年代末开始,我们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地承包给每家每户去 种,就这一条根本地改变了农村面貌。地还是那些地,人也还是那些人,农机、农 药、化肥短时间内可以说没有任何改变,但农民的积极性空前调动起来了,农民 的温饱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城镇居民也得到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供应 当年,全国 人民都得到了这场改革的好处。 第二是市场经济 上世纪90年代初之前,我们长期搞计划经济,在理论上, 计划经济很美妙,有计划、按比例,避免了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在现实中,计 划经济也有优越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这种优越性只有在经济规模比较小 的时候容易做到,实行了市场经济之后,由市场配置资源,不同利益主体为了自 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使出浑身解数,活力、压力、动力怎么估量都不过分。 一三 开放带来了大量的人类文明共同成果 从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我们合在一块儿说,改革在前,开放在后,但我觉 .一得从实际进程来看,应该是开放在前,改革在后,开放促改革,反过来改革也促 开放。 为什么1978年能开始改革开放?除了刚才说的邓小平等领导人总结了经验 教训之外,一个直接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人出访后意识到我们落伍了。 1978年,不少领导人出访,出访的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受到震 撼。文革中,我们过得很苦,但曾经还自我感觉不错,一出去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1978年5月谷牧副总理出访西欧五国后,向政治局汇报他看到的西方国家的发 达状况,在1978年6月的那次会议上,领导层就向发达国家学习形成了初步的共 识。1978年邓小平访问了五六个国家,其中日本、新加波对他影响最大。邓小平 后来说过,长期封闭半封闭使人愚昧无知,我们要改革要开放要大力发展社会 生产力,否则死路一条 这种认识是刻骨铭心的。这样的认识就在随后召开的三中全会上变成了整 个领导层的共识,并做出了几项重要决策,一是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真正要搞建 设再不能折腾了;二是改革开放要改革僵化体制,要学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三 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文革一定不能再搞了。就这几项决策,我们足可以说三中 全会是伟大的转折 三十多年前,谁能想得到那次全会会对国家对我们每个个 人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剧变就从那时候开始。之后,我们开放领域越来越宽,开 放程度越来越深。通过开放,我们引进了外国的资金,学到了外国的技术,占据 了份额很大的国际市场,也买来了大量的资源、能源,还学到了市场经济、公务 员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更不用说股票、基金等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既给党注入了巨大的 活力,也使党在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考验:区域发 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健全、经济结构需要调整、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显,等 等。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 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日益把加快社会发展提到重 要的位置,努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 的问题,中国制定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开发战略,还为农业、 农民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同时,中国还统筹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 系,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在中国改革开放史诗般的航程中,中国共产党就象是中国这艘巨轮的“舵 手”。这个角色不是由哪个人或是哪个组织所决定的,而是由中国的历史所选 择、所决定,由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嘱目的成就所验证的。 250;科技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