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任课教师: 月 日 午第 节课
预 备 (1分) 基 本 要 求 显 性 指 标 评价等级 A(1) B() C() D() 1、 预备铃响,学生安静有序进教室,准备好学具,1、学生在预备铃时间是否按要求做到安静、有序。如不安静摆放在桌角后,正式铃响后抱臂坐正,准备上课。科任教师可在学生彻底安静后结合学科特点机动安排内容。 2、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杜绝无教案上课。 3、按要求行上课礼。要求师生问好,精神饱满,声音响亮,干脆,动作干净麻利,避免课桌椅移动而发出声音。 4、上课时,学生要坐端正,专心听讲,认真思考,1、学生参与课堂听课情况,举手发言的面。 积极回答问题。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2、整个上课过程中开小差的人数情况,教师是否做到及时提醒开小差学生认真听课。 1、有无教案,教学过程与教案是否相符。 2、教学中是否自己或让学生去取教具,是否中途发本子。 1、是否行上课礼,规范程度。 2、桌椅是否发出嘈杂的声音。 有没有及时督促、指导。 2、在上课过程中有没有到书包里找本子、学具的现象。 上 课 (8分,每项1分) 5、发言先举手,被指定回答问题的学生应起立站直,及时而大声地回答。 6、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应坐正,不随便插嘴,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等这位同学说完后方可举手纠正或补充。 1、学生是否插嘴。 2、发言声音是否响亮。 1、在有学生发言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学生举手或是插嘴。 2、一个学生发言其他所有学生能否做到认真听。 7、集体朗读整齐,富有感情。用手势集体回答时,1、读书的量与质(主要是语文、外语学科)。 注意动作整齐划一。 8、注意课堂写作业的姿势,时刻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有效保证学生的视力与形体健康。 2、分学科的手势表达是否做到整齐、有效。 1、学生写字姿势情况。 2、教师是否做到有效提醒。 9、教学过程清晰,练习具有层次与针对性。 1、对教材的处理与把握。 2、练习设计情况。 1、是否拖堂。 2、是否按要求行下课礼。 下 课 (1分) 10、下课铃响后,及时下课,不允许拖堂,按要求行下课礼。教师宣布休息后学生方可有秩序离开教室休息。 总体评价得分: 总体评价等级: 任课教师: 检查人: 说明:
1、总分10分。2、根据教学时间的推进,在相应的检查项目后根据情况在评价等级中打√,最后合计算出总分,评出等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